临下车时,他叮嘱了元景一句,最近无论府上还是自己都小心些,他会安排几个人在暗中护着府里的人,元景一点没推辞,因为这是穆成安的好意,还事关家人的安危。
半个月后的一日,元景明显感觉到京城上空的气氛压抑到了极点,一点就爆的那种,他从衙门回来后便让人关紧门户,他爹也在前几日让元景从庄子里叫回来了,因为他去衙门的时候,家里就女人小孩,有他爹在总能周全些。
老太太和小宋氏没察觉出异样,可从城外回到京城的陶大勇,却感觉外面大街上的气氛与之前不同了,私下里担心地问儿子:“元景,这是要发生什么事了?不然不会特地叫爹回来,让爹一直待在家里。”
元景看看外面的天空,乌云密布,就跟此刻的京城形势一样,不知多久才能云开月出。
他低声说:“爹,圣上病重,这个年纪可能撑不了多长时间,但到现在还未立太子,所以……”
陶大勇浑身一颤,这是皇子们在夺权了?元景按住他爹发颤的手说:“爹别担心,咱家小门小户的,只要不出去,我们府上绝对安全,爹可别让奶奶和娘发觉异常。”
“对,不用担心,爹不担心。”陶大勇努力镇定,他是一家之主,不能带头慌乱。
这夜果然出事了,老太太那边刚睡下,元景就被外面的马蹄声惊动了,他走出书房,看到乌一一身黑衣立在围墙上面眺望皇宫方向,见元景出来回头瞥了他一眼,然后从墙上跳下来,将外面看到的情形说给元景听。
正说着,陶大勇也跑出来了,他还没睡下。
也是这晚,他才发现陶乌的不一样,这哪里是普通的长随,可这时的陶乌却给他带来了安全感。
拉拉儿子,小声问:“这陶乌真的是长随?”
乌一能听到,当听不见,元景笑笑:“爹,除了陶乌,咱们家还有人在暗中保护,爹,儿子一时半会儿说不清楚,爹只要知道有他们在,咱家绝对安全就是了。”
说不清楚?是不知道怎么说吧,听到的乌一面无表情地腹诽道。
竟然还有人?陶大勇竟然不怕了,好奇地往四周张望,可黑乎乎的连个影子都看不到,当然他绝不怀疑儿子的话,这是儿子在外结识的朋友吧,这个朋友真好,竟将这样的高人借给儿子保护家人,陶大勇觉得改日应该好好谢谢儿子的朋友。
“爹你回去守着娘和元泽吧,外面有我。”
“好,你也小心,有事就叫爹。”陶大勇这回安心多了。
这一晚后来闹的动静越来越大,不仅有马蹄声,还有人在皇城外就交上手了,还有人声与火光,老人本来就觉浅,所以老太太还是醒了,这时小宋氏在陶大勇安抚下已经好了不少,进去跟老太太说了到底是发生了什么事,将老太太吓得不轻。
好在一家人都在一起,没少经事的老太太到底是稳住了,她要吓坏倒下了,最怕的就是两个孙孙了,就是为了两个孙孙,她也得撑住了。
元景还将府里的下人叫了聚到一起,一直守到了后半夜,外面的动静才平息下来,老太太他们不觉得,元景却从风中嗅到血腥味,这一晚没少死人。
元景煮了安神茶,侍候他家人喝了睡下,安神茶很快发挥作用,包括陶大勇都睡去了,就元景一人依旧和乌一留在外面。
乌一看元景除了关心家人,从始至终都不见慌乱,跟他以往见识过的文人可一点不一样,好奇地问:“陶少爷不担心外面的情况吗?”
元景逗他:“难道你怀疑你家主子的能力?”
乌一黑线,他怎会怀疑主子的能力?可这跟陶元景有什么关系嘛。
元景噗哧一乐:“我相信王爷能处理好这一切的。”
当天边微熹,宫里敲起了丧钟声,元景和乌一互相看看,皇帝驾崩了,这说明大局已定了吧。
“乌一你出去看看吧,我留在府里布置一下。”
“好。”乌一很干脆地翻墙出去了,元景则将吩咐家里的下人,将不该出现的颜色都收起来。
老皇帝真的驾崩了,元景这时才想到,那些个皇子,现在活着的还有几个?因为他才想到,要将九皇子捧到皇位上镇北王当摄政王的话,那前面几个皇子也不能留下来了,否则为什么不扶持前面的皇子要扶最小的一个?
元景倒没觉得穆成安的手段过于狠辣,这是政治斗争,不是你死就是我活的这种,没什么对错的立场,只是,将来史书上会如何评价穆安成?虽然人死后一了百了,可元景依旧不忍心穆成安死后留下的只是骂名。
他唯一能帮穆成安的就是竭尽全能,在以后的数十年里将大夏建设得更好,为穆成安这个摄政王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太阳升起的时候,乌一回来了,也带来了外面的详细的情况,半夜,大皇子和二皇子三皇子全部动手了,皇宫里不说血流成河也差不多了,外面的打斗也正是三位皇子的人互相碰上了打了起来。
二皇子死了,三皇子残了,大皇子只受了些轻伤,但四五这两位成年皇子在毫无防备之下都死在这三位皇子手下,皆是一击毙命,老皇帝当场气得一命唿呜,连遗命都没来得及交待。
镇北王关键时分带人镇压了这场叛乱,并且一直处在深宫中几乎没了存在感的皇后,这时也站了出来主持后宫,她宣布将九皇子记在她名下成为嫡皇子,命镇北王统摄朝政,扶幼子登基,一直到幼子成年再还政于皇帝。
皇后非常强势,将以为机会来了一直闹腾的六七八三位皇子的母妃镇压了下去,有嫡皇子在,在她们的那些庶皇子什么事?
当镇北王满面红光不见一丝病态地带兵出场时,所有人都知道,他们被镇北王骗过去了,镇北王哪里是病弱?甚至这天夜里的混乱也不知有多少镇北王的身影,连他和皇后什么时候勾搭上的都毫不知情,这夜宫变之后,京城和皇宫又完全落在镇北王的把控之中,他们还能说什么?
最死不瞑目的,元景想就是老皇帝了,他防了镇北王多少年,最怕的就是镇北王的犯上作乱,可最后镇北王真的如他犯上作乱了,他却什么也做不了了,可以说,镇北王走到这一步就是被他逼的。
等陶家人都起床后,外面的秩序已经恢复了,除了依旧有士兵巡逻外,夜里混乱的痕迹一点都看不到了,只是出来活动的人并不多,原来摆摊贩的人家也不敢出来了,因为还搞不清外面的情况。
逐渐的,宫里的情况一点点传了出来,当然是穆成安想让老百姓知道的情况,比如大皇子二皇子三皇子犯上作乱,诛杀其他皇子,老皇帝被他们活生生气死。
比如镇北王带兵镇压了叛乱,并谨尊皇后之命,扶持嫡皇子九皇子登基为帝。
老百姓听到这些反倒安心了不少,镇北王啊,那是大夏的大功臣,有他在,不管是京城还是边疆都不会乱了的,他们还能过上太平日子。
那些夜里没敢出来的文武百官,则都懵了,只是一夜之间,京城的天就变了,了解老皇帝性子的官员都敢打赌,如果老皇帝知道皇后将朝政大权交给镇北王,令他统领朝政为摄政王,估计气死了又能气活过来,然后再气死过去,交给谁都不可能交给镇北王。
可现在宫里宫外都被镇北王的人把守着,朝堂上也不知有多少站在镇北王身后的官员,他们敢说什么?没见皇宫门口的血渍还没洗干净呢,脖子上的脑袋不想要了?
所以这场老皇帝与镇北王的争斗,最终还是以镇北王赢了而告终?
夜里就清洗了一批站队皇子的坚定分子,因而到了白天,跳出来的官员并不多了,就是那些官员的声音也不响,没产生多大的水花。
而且摄政王当朝的第一日,除了交待礼部准备新帝登基事宜,就是加大对江南省的整治以及灾后治理,一项项措施交待下去后,真心实意为百姓做事的官员都闭紧了嘴巴,镇北王做事比起老皇帝还有那几位成年皇子都实在多了,有镇北王在,江南省很快能从水灾阴影中走出来。
老皇帝丧事过后,礼部就紧锣密鼓地准备幼皇帝的登基仪式。
那日,元景也有幸第一次见到年幼的小皇帝,被皇后,不,如今的太后抱在怀里坐在了皇位上,接受百官的朝拜。
上一篇:穿书后收的五个徒弟都是同一个人
下一篇:快穿之拒做炮灰 二
喜欢本文可以上原创网支持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