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建高手在红楼(72)
她真的可以吗?成为一个像父亲那样的画师?
可是这太突然了,双文没法儿一下子突然转过弯来:眼前这个少年,真的可信吗?
“如果你愿意尽全力帮我,我可以许你一个前程。”贾放说,“我是说,尽全力帮我,用你的全部精力,去学、去画、去探索……等我完成了我必须做的事,我会许你自由身,许你按照自己所想,去选择自己的生活。”
“当然了,我无意困你一生。可以明确告诉你期限,从目前看,我会在五年之内达到自己的目标。”贾放很豪气地做出他自己的预测。
双文低着头,把贾放提出的条件仔细地考虑了一下。她突然觉得有点儿好笑,眼前这个少年,他其实完全不必向自己许诺什么的。自己只是个女奴,只有逆来顺受的份儿,他本不必事先交代任何理由,就能支使自己去做着做那。
可是为啥,他还愿意在自己面前说这么些话?
“因为我想的和你一样,我认为命运是可以通过努力改变的。”贾放没回头,突然抛了一句出来。
双文的眼泪倏忽就全涌到了眼眶里:老天爷,这真的……是她所想的。
她之所以总在手心握着她的簪子不放,永远掌握着她唯一还保有的、决定自己生死的权力,就是因为她的心底还存了那么一点点残念,或者说是希望——
靠自己过一生,我可以的。
第54章
第二天, 赵成拿着采买的账目到孙氏这里报账的时候,就见到了一个生面孔的姑娘。
“原来是三爷院里的新人,姐姐好!”昨儿贾放院里进了个顶标致顶标致的新人的事, 府里已经都传遍了。
赵成见到府里年轻丫鬟的机会并不多,这会儿见到了, 顿时显露他的“油腻”本色, 满脸堆着笑, 上去和双文问好。双文却一脸平静, 将赵成的种种示好直接无视了。
“这么好看的姐姐, 怎就不爱笑呢?”赵成嘀咕。
双文却手一伸:“拿来!”
赵成:……什么拿来?
双文:“店家的收条。”
这年头, 贾府里的大宗采买, 都是先和对方谈好价格之后,由管事回账房那头支银子,把东西买下之后再拿店家的收条到账房这头来报账。
赵成:“姐姐您真的和账房里的大管事一模一样啊!”
双文:“收条拿来。”
赵成见她说话简断, 一脸公事公办的样子, 登时不敢怠慢, 服服帖帖地将东西拿出来,交到双文手里。
双文拿着一只小狼毫,将收条上的内容都抄在了账簿上,字迹娟秀,写得工整。
赵成这才睁圆了眼:“失敬失敬,这位姐姐竟然这么能干。”
双文却闲闲地问:“店家给了你几成的回扣?”
赵成看着双文写字的模样, 看得发了呆:“一成半……”
双文一行娟秀的小楷就抄在旁边:“一成半回扣!”
赵成:“姐姐您这是……”
“三爷想必知道有回扣的事,想必也和你商量过这回扣到底如何处置。我不便置喙, 只是在旁边注上一笔,备着三爷日后查账问起。”双文公事公办完了,突然转脸看向赵成, 嘴角扬起,竟是笑了。
赵成登时看傻了,连之前心里的那一点小懊恼都不见了。那一成半的回扣,他只在头一回报账的时候向贾放提过,后来贾放也没问,他就不再每次都说。
谁想到竟然让这个新来的大丫鬟直接记在了账簿上。
不过赵成很快就忘了这事儿,反正他从来不向贾放讨要跑腿时的各种用度,平时他雇个车,叫个人什么的,小钱都从自己攒的回扣里走,贾放也是允许的。小姐姐记了一笔……那就记一笔吧。
双文帮着孙氏记了一回账,然后就教福丫学了一会儿打算盘与算账,心里觉得舒畅了很多。昨晚与贾放谈过一次,不知怎么的,她觉得心里不再总堵着了,做起事也很有兴致。
工作使人快乐——工作就是干活,反正贾放是这么解释的,现在双文也有些体会到了。
转眼便是中晌饭的时节,福丫带着双文拎了大厨房烧出来的饼子和小菜,送到隔壁宁府的大观园里去。双文这才晓得贾放这是在隔壁府里修园子。
“三爷一向都在稻香村里,”福丫指着远处,“我们在这里等他一会儿。”
双文有些疑惑了,“既然知道三爷在那里,为什么不直接把食盒拿过去?”
“三爷最不喜欢人打扰。”福丫嘻嘻笑着说,“所以姐姐你可以放心啦!三爷绝不会来招惹你的。”
双文一听,忍不住伸出一根手指头轻轻戳了戳福丫的额角,说:“你这孩子,满脑子的,都是在想些什么?”
*
贾放的上午时光却是在桃源村度过的。他正在烦恼为桃源村建学塾的事。
这事一提出来,桃源村的老村长第一个举双手赞成,并且提出,村口处有一座以前留下的吊脚楼,没能完全盖成,因此也无人居住。那座吊脚楼的地基和第一层都建好了,往上还没有建起来。如果桃源村想要建一所学校,完全可以利用这现成的半座楼。
老村长还说:如果要快些建,就干脆用毛竹,在现成的吊脚楼上修起一个棚子,让娃儿们可以先有个地方听夫子讲课。等过了这段农忙,再修一座完整的吊脚楼不迟。
贾放深以为然,场地问题就算是解决了。但是两人再谈起夫子的人选,就又都没了招。
原本贾放属意老邵,可是老邵近日带了一个村民,到附近的山里找稻种去了,整日整日地不着家。而且老邵原来也谦虚过,说他只会给孩子们讲故事,其实并不太会教人念书。
陶村长于是开口:“俗话说,隔行如隔山,老邵说他原本也不是夫子,要他来给娃娃们开蒙,可能也是难为他了。”
贾放摇摇头说:“不,老邵肯定是能做夫子的,只是他做不了全科的夫子。将来等他回来,我可以跟他商量,由他开一两门课,教教孩子们植物学。但是要教孩子们读书认字,咱们还得想办法请专业人士。”
尽管陶村长听不懂贾放的一部分术语,大致意思还是能了解的,当下与贾放商量了,等下一个集,就让人去隔壁镇上,问问有没有能教开蒙的夫子,愿意到村里来坐馆的。
两人正说着,却有些村民来找贾放,却是给贾放泼了一瓢冷水。
他们先谢过了贾放为村里的娃儿着想,但话头一转,就说起家里头农活挺重——娃们七八岁就能帮家里干活,如果贾放把这些娃成日都圈在学塾里,家里的活就没人干了。反正他们这些人,也不指着娃儿将来能考状元当大官儿的,能种庄稼就成了,读啥书呀?
老村长想了想,觉得村民的顾虑也有些道理,说是村里七八岁的娃儿,就开始帮着家里放牛、养鸡、打猪草。如果真把这些孩子在白天里都圈在一起,确实村里好多人家就支应不开了。
贾放一时气结:“是都忙着放牛、养鸡、打猪草吗?”
发展副业,是他提出来,用以改善村民生活的。自从那时起,村民们才开始慢慢拥有了属于自己的“私产”,并且能用这些“私产”对外进行交换。
可现在村民们竟然用这样的理由来反对贾放为他们的子女着想,反对让他们的孩子上学念书。
在此之前,贾放还真没有想到他会遇到这样的“读书无用论”。但是面对这些振振有词的村民,贾放竟一时不知该用什么来辩驳。
他当然会说“知识就是力量”“学习改变命运”,可这些都只是些大口号,没有实实在在的好处拿给村民们看,他们就不会有动力——大家又不傻。
一番掰扯,说到最后,贾放自己都有些生气了,索性手一挥说:“往后开夜校,无论是大人小孩,全都给我上学,一起读书认字。”
老村长登时与村民们面面相觑:“啥?”
贾放自己则抽身离开了桃源村。他在回来的路上也一直在自己反思:开学塾让小孩子们上学这回事,他也确实没有准备好,夫子也没有找到,教材也没有选好,倒先来和这些村民们讨论那些办学细节——他这一步是不是确实迈得太远了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