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侯也担心时间拖久了,秦国到处筛查可疑人员,会把剩下的探子都抓出来处理掉。到时候可就真是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了。
陈县的守卫按照秦王政的吩咐盯紧了和魏侯有来往的人,果真顺藤摸瓜揪出了一大堆家伙。
顺便把各地帮助这些探子潜入关中的大小官吏也收拾了一波,替换上干净的人。
有些官吏刚开始任职的时候确实没有小心思,但是当官当久了,就不好说了。遇到有人塞钱请自己帮个小忙,顺手也就帮了,自以为不是什么大事。
人性如此,手里有了权利就难免滥用职权。能够维持住本心坚决不妥协的,少之又少。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
上学的时候被老师选中当了收作业的小组长,某天好朋友跟你说我还有一道题没写完你最后一个收我的,难道你还会拒绝?
下一回其他同学给你塞一包小零食让你晚点收他的作业,或者只是单纯地跟你说说软话,你照样没办法狠下心铁面无私。
只是当个小组长就这么难以抹开面子了,更何况别的职位。帮忙只是顺手的,不帮反而会被指责拿着鸡毛当令箭。
换到别的官吏身上也是一样的道理。
那些探子拿着以假乱真的照身帖混入关中,然后借口旧的照身帖上有损坏,去找府衙更换新的照身帖。途中给官吏塞了点钱想要加快速度早点拿到做好的新帖,官吏也就没有仔细辨认旧帖的真假,很快给他们换了新的。
这到手的新帖,可就是实打实的真帖了,不怕任何人检查的那种。
官吏自己觉得这就是个小事,他们除了提高办公速度之外也没做别的,顶多不该收钱。哪里想得到旧帖是伪造的,自己成了六国余孽的从犯。
古代又没有数字化办公,没法一键查询全国人的身份信息。哪怕照身帖有个留档在别的郡县,他们也不可能隔着千万里之遥去核对,唯一的辨认方法就是拿着实物仔细检查了。
秦王政看着被牵连出的一片人,再次陷入了秦吏不够的头疼中。
扶苏看了一眼名单,都是关中的小吏。
他想了想,给父亲出了个主意:
“既然是关中的小吏,直接从咸阳调遣各府衙中的小吏过去填补就好了。咸阳空出的职位,可以叫各家送些子弟去担任。”
在咸阳当小吏,没有实打实的本事或者后台是很难晋升的,可能一辈子就是个小吏了。去了地方上却不一样,竞争压力小,升职的指望更大。
而各家族中总会有一些学过本事的旁支子弟,但因为能力有限暂时还没有轮上家族的支援。族中等待任官的子弟太多了,肯定要择优供养,先把有能力地送出去当官,剩下的再等等。
中央官署的职位数量是固定的,他们想要一下子就当上高官根本不可能。
现在能给他们一个以小吏身份入朝的机会就不错了,反正他们背靠家族,也不担心一辈子待在底层上不去。
总会有人愿意的。
秦王政思忖片刻,点了点头:
“贵族子弟空有一身学问,留在家中也是浪费。”
要不是看不上小吏的身份,把那些人都拎出来,大秦也就不缺吏员了。
以前还有普通小吏和正经官员之间的晋升约束,有的地方甚至搞小吏世袭。
就是说你当上了小吏,那以后你的子孙就可以接替你的职位。但代价是你们家世世代代只能当个小吏,别想往上爬。
现在大秦全面废黜了官职世袭的制度,所有职位全凭本事。所以同样的,对于小吏的约束也被一并取消了。
说起来史起居郎一家原本就是给秦王世代当史官的,从他这代起估计也要断了这个优势。
不过史官本人倒是觉得这样挺好的,毕竟他实在无法想像他的儿子或者女儿以后也要整天跟着太子。那也太遭罪了,他遭受过的惨事并不希望儿女也经历一回。
秦王的新任命传达下去之后,果然有一部分贵族子弟纠结之后,选择了应招。
现在去当小吏只是稍微有点丢人,可那好歹也是官。而且有些小吏还是直接给高官当助理的,可以跟着学到不少东西呢。
总比自己继续无所事事地待在家里等待一个机会要强,这谁知道得等到何年何月。
只是高官身边的吏员之位也不是你想要就能拿到的,速度慢一点或者后台弱一些的话,早就被其他人占去了。
一个东西但凡有人抢,就会成为香饽饽。
一开始大家都看不上小吏的职位,这下子也不敢再耽搁。仅有的坑位成了多人争夺的目标,很快就全部分发了个干净。
明眼人其实能看出来,这样的机会以后可就不多了。
随着魏楚燕齐等地陆续开设官学,入学的学子数量会成井喷式增长。过个五六年你再看,大秦就不会缺少基层官吏了,反而要头疼人多没有职位可以派遣。
那时选官就不像现在这样,还能任你挑。所有人都得一视同仁地去参加考试,考上的才能当官。
贵族还嫌弃小吏职位太低?
以后连小吏都得跟庶民抢呢!
某些贵族这才后知后觉意识到,在庶民里开设官学会对他们的利益造成多大的冲击。
可惜现在明悟已经迟了,官学已经推行了好些年,你再来反抗是不是故意给王上找不痛快?当初怎么不见你拒绝呢,是最近闲得慌嫌弃日子太好过了吗?
这回没有一个商鞅能被拉出来供众人泄愤,毕竟出主意的是王上和太子。这两位哪一个都不是他们能随便动的,只能把委屈尽数憋回去。
扶苏就爱看他们吃瘪的样子。
秦王政下了朝就催促爱子跟自己回章台宫,不要在朝殿附近逗留。
今日太子看好戏的表情太明显了,他怕太子多留一会儿要挨打。虽然那些人应该不敢动手,但万一有谁就是失心疯了呢。
当年楚国贵族气急了能在楚王葬礼上对着楚王的尸体射箭,焉知秦国贵族会不会一怒之下袭击太子。
毕竟他们秦楚在中原几国眼里一向是蛮夷一号和蛮夷二号来着,谁也不比谁讲礼。
秦王政回去就叮嘱蒙毅多给太子身边派遣几个侍郎护卫,以后无论去哪里都要让侍郎们随从。
扶苏觉得父亲有点草木皆兵了:
“他们哪里敢动我,三族不要了吗?”
秦王政回道:
“当年射伤楚王尸体的贵族,三族确实都没了。”
但那有什么用,吴起已经被射死了,尸体也被糟蹋得不成样子。后续的报复只能说是亡羊补牢,又不能叫之前的群起而攻之就此被抹去。
太子身体如此孱弱,可不能冒这个风险。
提到这个,秦王政深感头疼:
“你收敛一些,不要总是去刺激那些人。”
当着人的面看热闹,这不是找揍?
扶苏这么讨人嫌当然是有原因的,太孙和臣下在场他就没有多说。傍晚与父亲独自在院中散步消食,侍从都离得远了,他才小声为自己辩解起来。
那些贵族上辈子在他上位之后给他添过一些堵。
约莫是看压着他们的始皇驾崩了,旧臣里又有一批之前就质疑过太子想要夺权,与太子不睦。
所以他们觉得新帝正是焦头烂额之际,为了朝局稳固肯定要尽可能拉拢更多的人。而他们这些贵族,就是新帝需要努力拉拢的对象。
他们自命不凡,就忍不住飘了。
当时好些贵族都暗中试图为自家捞好处,不然错过这次机会,等新帝大权在握可就想都别想了。
扶苏不肯服软,他们便联合起来跟扶苏对着干。一群苍蝇嗡嗡嗡的,没什么杀伤力,但是烦人。
最后的下场自然没多好,扶苏正好借机收拾了一波。后续要推行更多损害贵族利益的政策时,这些被削过的贵族想反抗也没资本反抗。
不过扶苏嘛,一向记仇。
秦王政又是无奈爱子的小心眼,又是心疼他被人欺负。最终还是没有苛责什么,只道以后看笑话还是避着点当事人为妙。
玉器与瓦砾对撞得不偿失,何必把自己陷入险境。
扶苏乖巧地应了:
上一篇:连人带号穿进游戏后[综武侠]
下一篇:cos日呼的我穿成了教主的弟弟
喜欢本文可以上原创网支持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