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暴君身边搞基建(161)
此时反驳的依旧还是那批人。
至于有心向着新君的大臣在这事儿上找不到反驳的理由,只能闭嘴,这封男后确实是件令人惊骇的大事,就算秦国百姓接受,穿到六国耳中怕是少不得遭受一番笑话和议论。
不过让他们跟着劝说,他们才没有那个胆子,没见那天秦王让杀唐王妃的时候,新君当时是什么反应吗?
众人悄悄抬头去看新君的脸色,但却没有收获,新君从头到尾都是淡淡表情,喜怒难测。
良久,新君才开口说话,“既然众卿有争议,那今日殿议暂时到此为止,待孤再考虑考虑,再与大家继续讨论……退吧。”
淡淡的声音完全让人摸不着想法,不过听上去倒是很和谐。
众臣摸不清,只能心思各异,跪拜退朝。
准备待回去之后再相约探讨新君到底是个什么想法,该如何应对,总之新君虽然掌握兵权,但也不能不把他们文臣放在眼中,若不趁此压住新君的气焰,日后大家在朝可就难混了。
不过接下来殷禹却出乎所有人预料,并没有什么动作,没有因为想法被反驳而生气,也没有借机发怒找谁的麻烦,好似真的如同贤明之君般听取了朝臣的意见,仔细思考当中。
背景深厚有话语权的老臣心中疑虑,权利不够的臣子也是摸不着头脑,但却没有谁真的认为殷禹听取了意见反思,这位要是能听这般容易听劝,那当初就不会留下暴戾的名声了。
所以这肯定是暴风雨来临之前的宁静,新君就等着憋坏呢!
众臣坚定不移的认为,于是私下小动作自然就不断,绞尽脑汁的思考各种突发情况对策。日后朝堂是君威大,还是朝臣权重,就看此博弈之策。
……
王城宫外七王府。
一直守着乔玉春‘尸体’的江汉奕听到下属汇报朝堂议事的情况,不仅手抖了抖,脸色瞬间发白。
“你说朝中有近半的臣子反对了王兄立男后之事?还劝王兄选秀充实后宫?”
“是的。”,侍卫点头。
“完了……”
江汉奕白着脸,觉得头有点晕,眼有点黑。
第75章 登基之前
殷禹初次临朝殿议, 提出的想法遭到众臣纷纷反对。
不过殷禹却一反常态的竟然没有生气,下来后也没有迁怒谁, 仿佛这件事情根本就不存在, 又或者是平常事而已。
众臣们摸不着头脑,江汉奕听到消息却是只觉得很想晕过去死一死。大臣们发对王兄的其他圣旨不要紧, 可千不该万不该,不该反驳王兄立后的意思。
一群有眼无珠的老东西,当日.逼宫夺位时父王血淋淋的例子难道没看清楚么!
江汉奕心中暗骂, 却又不得不为之担心,以王兄的脾气根本不会顾及‘法不责众’四个字, 多年来王兄没有经营王城势力, 显而易见王兄怕是早有部署, 就等着找机会把朝堂清理一遍, 全部换上自己的心腹。
虽然朝堂上的是该肃清一遍, 那些士族老臣也该教训, 但却须得有度,若是真按照王兄的脾气来, 他担心一个弄不好动摇秦国根基, 毕竟这些大臣背后的士族屹立盘根多年。
这般思索,江汉奕也顾不得那么多了, 当即进宫求见暴君。他虽放弃了王位, 可是心中却仍旧谨记父王统一六国的心愿,实在不能坐看兄长的冒进导致不可估量的下场。
但是殷禹正忙着和唐钰一块儿孵蛋,没时间也没心情理他, 如此好收拾朝堂的机会怎可错过?
不过既然决定留下这个兄弟,殷禹也有心调.教一二,虽没见人,但却给江汉奕递了一句话。
“当断不断,反受其乱。”
江汉奕听着心中霎时知道朝中那群士族下场惨了,这话说得很是明白,意思也表达的非常清楚,殷禹是已下定决心,没有半点回旋改变的余地。
不过他还是想再挣扎挣扎,“王兄不肯见我,那钰公子呢?钰公子有没有什么话给我?”
“有。钰公子说他忙着孵蛋,让你别打扰他,不然以后要你好看。”
侍卫一本正经传话。
江汉奕:……
没有见到人的江汉奕心情郁闷回去,但还是左右想不通,很是担心。既然王兄心意已决,那他唯一能做的,就是去劝说那些跟暴君作对的部分士族大臣。
总之能救一个是一个吧,不然真让王兄血洗一遍朝堂,后果不堪设想。
但是江汉奕的想法太天真了,他一心一意为秦国的未来着想,可不代表别人都有这份宏伟的心。人是自私的,在不确定的未来和利益可图的现在,两者大部分都会选择后者。
尤其是此刻敢跟殷禹对着干的,都是在秦国扎根多年的大士族,享受惯了权利和地位,怎么可能甘心就这么听一个年轻新君的话?
江汉奕自然是败兴而归,生气不已,有种特别无力的感觉。
他似乎能够隐隐明白父王明明有能力带来秦国更加强盛,却总说自己没有时间了,因为这些士族真的很难缠,为此不得不花费巨大力气收拾,只有奠定了最完美的基础,才能让秦国真正强盛起来。
那些士族老臣不听劝,江汉奕也没有办法,最后只能作罢,索性不管了。既然众人非要找死,他也无可奈何,这般固执看不懂形势,留着怕也是蛀虫祸害,且看王兄如何处理,总归有唐钰在,王兄就不会胡来。
这般想,江汉奕心中忧虑减轻,重新安心守着乔玉春‘尸体’也不管了。
虽说龙生九子,九子不同,但到底是同归血脉,江汉奕虽有几分仁心,但骨子里的无情狠辣也不比暴君少到哪里去,天家无情此话并非没有道理。
没了江汉奕的插手劝说,又久久不见殷禹动作,朝中的士族老臣就更加肆无忌惮了,多年压制王室君权带来带来的好处怎可轻易放弃?
改朝换代他们是做不到,可是架空君权却并非没有可能,上任秦王那般厉害,不也被他们压得死死,想对付他们也只能兜圈子么。
各大士族的力量是被老秦王给消耗了不少,但若他们团结集中起来,却仍旧也是不可小觑。
更何况殷禹连着提出的几个想法,皆是有提高百姓地位,抑制士族利益的意思,如此他们自然更加不能让新君达到目地。
为此,这群人不惜直接在坊间散播新君登基来路不正的流言……
对这些殷禹并非不是不知道,但却并没有阻止,俗话说欲扬先抑,这会众臣压制他有多狠,将来他反弹的效果就有多好。
唐钰也不担心这些人搞鬼,不敢明动刀枪,众人的手段也无非就是利用舆论,但控制舆论,他好歹来自信息发达的现代,又有系统帮忙,若是输给这些人,他宿主的面子往哪里搁?
如此一月时间转眼而过,风鸱兽蛋终于孵化,蹦出来只萌萌哒的小鸟,登基大典也举行在即。
-
同时,在距离王城不过百里外的大路、山路、河流上,正不约而同的有着数个羁押囚犯的队伍朝王城聚集而来。
这些队伍中不仅有囚犯,还有百姓同行,众人风尘仆仆,面色疲惫,但精神却非常好,眼中更迸发着对希望的勃勃之光。
杨远就是其中一个,作为个读书人他的身体素质并不好,尽管有队伍的照顾,行路乘坐着马车,可长时间的兼程赶路还是让他疲惫不堪,但他仍旧咬牙坚持,只因他要为死去的家人报仇!
不过相较于杨远的坚定,他身边的老仆人就忧心许多。
“大少爷,你说澧王真的能为我们做主吗?虽然澧王是王子,看着也厉害,但老爷当初得罪的可是王城的大士族之一,那些人只手遮天,澧王就算登基为王,此时真能与之对抗吗?”
他们杨家曾经虽算不得什么地位尊贵的家族,可也曾是王城士族贵人,可最后却因家主不慎得罪了大士族,因而落得家族尽灭的下场,只余游学在外的大少爷杨远幸免于难。
但自此之后,杨远主仆也终日活在兢兢战战被追杀当中。
不过就在几个月前,澧王的人忽然找到他们,表示可以为他们伸冤,需要他们配合。尽管不敢完全相信,但这是他们唯一的机会,不成功便成仁,与其终日躲藏苟且偷生,不如拼命一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