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德巴赫猜想,这个名字很多人都听说过,猜想本身也非常简单。
这个猜想最开始是普鲁士(德国)数学家哥德巴赫提出来的,他发现任何一个大于2的整数都可以写成三个素数的和,在那个年代欧洲的数学界默认1也是素数,当然我们现在已经不这么算了,2才是最小的素数。
所以哥德巴赫的发现用现代数学的表述就是“任何一个大于5的整数都可以写成三个素数的和”,比如6=2+2+2、7=2+2+3、8=2+3+3……
然而哥德巴赫无法证明这个猜想,于是他给数学家欧拉写信,请求他帮忙证明这个猜想。
而欧拉在给哥德巴赫的回信中,提出了一个等价的猜想,也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哥德巴赫猜想,“任何一个大于2的偶数,都可以写成两个素数的和”,比如说4=2+2、6=3+3、8=3+5……
但很可惜的是,即便是欧拉,他也没有办法证明这个猜想的正确性,因为虽然哥德巴赫猜想的表述非常简单,但想要证明它却非常困难。
只能说直到现在,在一个有限范围内,通过计算机用穷举法尝试,并没有找到哥德巴赫猜想的反例,说明哥德巴赫猜想很有可能是正确的。
而在假设哥德巴赫猜想为真的情况下,数学家们又推出了另外一个猜想,也就是“任何一个大于5的奇数都可以写成三个素数的和”,比如说7=2+2+3、9=3+3+3、11=2+2+7……
这个猜想是由哥德巴赫猜想推出的,只要哥德巴赫猜想成立,则这个猜想一定成立;而这个猜想成立,哥德巴赫猜想却不一定成立,所以我们说这个猜想是哥德巴赫猜想的弱猜想,它也被称为弱哥德巴赫猜想,相对的哥德巴赫猜想也可以被称为强哥德巴赫猜想。
目前弱哥德巴赫猜想已经在十几年前得到了证明,但是哥德巴赫猜想依然是横亘在数学界的一座高山。
哥德巴赫猜想,是数学界存在时间最长的数学猜想之一,历代有很多数学家试图去证明它,但始终无法完成最终的工作。
提到数学家们对哥德巴赫猜想的证明,就不得不提到殆素数这个概念。
殆素数就是素数因子不超过某一个常熟的正整数,比如之前在陈氏定理说提到的二次殆素数,就是两个素数相乘的积,比如说6=2*3、9=3*3、35=5*7,6、9、35都是二次殆素数。
目前数学界对哥德巴赫猜想的证明进展,多数都都是用筛法,其中不得不提到的是数学家布朗在1919年证明了,“每个充分大的偶数都可以写成两个数的和,并且这两个数每个都是不超过9个素因数的乘积”,这个结论也可以被简写成“9+9”。
而如果按照这个思路继续推演下去,继续缩减素因数的字数,把“9+9”变成“1+1”,那么哥德巴赫猜想就能够得到证明。
此后的数学家一代代的努力,先后证明“7+7”“6+6”“5+5”……
一直到1966年,夏国的数学家陈景润将证明推到了“1+2”,也就是我们之前提到的陈氏定理。
如今半个世纪的时间已经过去了,却始终没有人能够完成最后一步,目前数学界普遍认为,想要用目前的筛法证明哥德巴赫猜想很可能是行不通的,想要证明筛法需要新的数学方法和数学工具。
不得不说,这个横亘在数学界三个世纪之久的数学难题,真可以说是世界最困难的数学难题之一,它的难度也吸引了一代代的数学家去挑战它,毕竟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数学家都是解谜爱好者。
而因为它的名气足够大,表述又如此简单,也吸引了无数的民科,每年都有很多民科宣称证明了哥德巴赫猜想,然而他们使用的甚至是初等数学的方法……
结束了加兰教授的电话之后,陈颂确实也没有太过于在于,正如他和加兰教授说的那样,他对哥德巴赫猜想并没有什么执念,纯粹只是把它当成一块试金石。
万一他的新体系真的无法解决哥德巴赫猜想……那也没关系,换个简单点的难题来试试就行了,甚至是已经证明过的定理也没关系,相信定理们并不介意被用新方法再证明一次。
收起手机,陈颂把自己数院的学生都叫了过来。
第一届的四个学生哈明宇、白正明、安和利安德尔都已经拿到了硕士学位,现在继续跟他读博士。
第二届的两个学生任源福和周福珠选择合作研究一个课题,目前做得还可以,已经合作发表了两篇不错的论文。
第三届的吴芬和徐晓华都是女生,目前刚刚完成打基础的工作,平时主要是给她们的师兄师姐们帮忙,也已经混到了几个二作。
至于今年刚招的研究生,则要等下学期才会来报到,而且目前也帮不上忙。
陈颂一一询问了他们的进度之后,说道:“我有一件工作想要交给你们去做,但是并不要求你们一定要参与,你们可以自己选择。”
这也是考虑到学生们基本上都有自己的研究,陈颂向来是不喜欢勉强的,虽然很多导师都喜欢把学生当廉价劳动力用。
哈明宇四人立刻表示愿意参与,安说道:“教授,我们尽量兼顾两边的工作,如果有必要的话我们可以暂时放下自己的研究。”
陈颂笑道:“你要知道,研究是有时效性的,如果别人先你一步做出来,那你这些年的研究可能就白费了,你一点都不担心吗?”
安肯定地说道:“我觉得不会,您让我们做的事情,肯定不会对我们自己的研究有影响的。”
陈颂哭笑不得,无奈地说道:“那我真是谢谢你对我的信任了。福源你们呢?”
任源福和周福珠只是犹豫了一下,也表示要加入,毕竟他们自己的研究也就是小打小闹,总觉得跟着老师才能干大事!
至于才研一还没有自己的研究课题的吴芬和徐晓华,那就更加没有任何犹豫了。
陈颂见他们都有了决定,才说道:“既然你们都已经有了决定,那么之后的几年时间,这就是你们最主要的工作了,我希望在哈明宇他们这一届博士毕业之前,我们能够共同完成这个工作。”
哈明宇等人应了一声,都明显地激动了起来,他们现在已经知道了老师证明了孪生素数猜想的论文发表了,然而虽然跟着陈颂学习了几年,但陈颂证明孪生素数猜想的工作却是独自完成的,他们并没有能够参与其中,这让他们多少有些失望,尤其看着物院的那几个都跟着老师混进了大型粒子对撞机项目组里,那种失望的情绪就更强烈了。
现在看来,老师总算要带着他们干大事了,想不激动都难。陈颂看出来了,轻轻一笑,说道:“在未来的几年时间里,我最主要的工作都将是对我之前理论体系的总结和完善。当然,肯定不会有格罗滕迪克的代数几何那么伟大,但确实是一个全新的理论体系,我希望我们在未来的几年里能够完成这项工作,完善这个理论体系的基础。”
学生们听完顿时更激动了,这可是真正能够在数学界留名的事情,即便最后不能留下他们自己的名字,但看到他们参与完善的理论永远在数学界传承,也足够让人心潮澎湃了。
陈颂给他们当头泼了一盆冷水降温,“别高兴得太早了,这是一项重要但很困难的工作,虽然我已经基本的思路,也进行过一些实践,但完善一个理论体系并不简单,我们有很多工作要做。而对你们来说,首先是熟悉他们。都读过我的论文吧?但读过还不够,我给你们一个月的时间,好好读一读我发表过的所有论文。”
学生们的表情顿时变得苦涩了起来,尤其是研一的吴芬和徐晓华。
陈颂的论文可不是什么浅显易懂的文章,就算是成名已久的数学家,想要完全读懂也需要花费不短的时间,让她们这样刚踏进科研门槛没多久的学生在一月内读懂它们,就算她们一直跟着陈颂学习,对他的研究思路比较了解也实在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陈颂补充了一句,“你们可以合作,我的要求您你们从中找出我在里面用的新方法和新思路,做一个系统性的总结,然后交给我。”
虽然依然有些怀疑自己能不能做到,但此刻谁都没有怯场,学生们大声应道:“我们明白了,教授!”
上一篇:倒霉直男意外变成虫母之后
下一篇:咸鱼天师爆红娱乐圈
喜欢本文可以上原创网支持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