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斋]家住兰若寺(143)
“大伙儿谁姓顾?”
“我我我!可惜我年近中年,丝毫不懂下棋,不然今日有幸与仙人会面的便该是我了!”
“呸!不要脸!仙人所言的定是哪位世家公子!你一粗鄙庸人也真是敢想?”
兵部尚书余光瞥见顾惜朝的身影,扯着嘴角冷笑,再度痛踩一脚。“巧了,你也姓顾,可惜贱籍之身,千万别污了仙人眼睛。”
顾惜朝一言不发,对之视而不见,眼中只容得下天际尊贵高洁的存在。
并且,接下来发生的一切,狠狠打了兵部尚书的脸。
同样叫他半生后悔,心痛欲哭。
只见“仙人”柔和的眼神落在了顾惜朝身上,淡笑缓缓招了招手,哪位屡次遭到兵部尚书唾弃的顾惜朝倏尔腾空,一朵白云凭空出现,载着他飞向了云莲。
兵部尚书讽刺的笑容凝固在了脸上,很多认出顾惜朝并在此前对他多有嘲笑的人们纷纷僵化。
此时此刻,他们脑海中响起同一个声音——怎会是他!
柳青玉偶然路过此界,见不得有才少年受人欺凌,故而出手。
当然,他说的要比拼棋艺亦并非作假。毕竟他会偶然经过此界,也是因为到处找人下棋,只是通常以凡人身份会见,并不像今日心血来潮,闹出得惊天动地。
他虽不知顾惜朝的棋功如何,但棋盘如战场,能够著写兵书的人必然棋艺不俗。
料想今日一战,绝不会让他失望。
于是等帝皇车架带着长长的宫人侍卫驾驶至此,奸臣傅宗书蔡京一流来到附近,周围针落可闻,连喘气声都几乎听不见,所有人均一眨不眨地望着天空云莲上执棋厮杀的一人一神。
“具体什么情况?”
发现了熟悉的身影,赵佶、傅宗书、蔡京三人异口同声的问在场的兵部尚书。
后者忙不迭将事情的来龙去脉讲述而出。
艺术造诣极高,自创书法“瘦金体”以及花鸟作画自成“院体”的皇帝赵佶,心里五味杂陈,不知是什么滋味。
他遥望顾惜朝的身影,目中的艳羡浓郁到化成了嫉妒。
早知有真仙喜爱棋之一道至此,他便应该一心专研棋技。凭他的天分,莫非还比不上一介白衣书生?
真仙降世呀!
汴京城上,与仙人对弈!
前无古人,想来亦后无来者!
万人传颂、写入史书、流芳千古的的机会,就这样白白错过了!
说不准还能受真仙看重,点化成仙!长生不死!做到了秦始皇亦无法实现的长生之梦!
试问谁能甘心!
柳青玉可不知下方之人所思所想,今日这一局他下得酣畅淋漓,非常尽兴。
顾惜朝果然不负他所期望。
于是在半个汴京城的人,上到皇帝文武百官,下到黎民百姓的围观当中,柳青玉大喜而笑。
“本尊数百年方有此造诣,你不过十数年功底,仅数本尊半招,果真不负其名。”
顾惜朝说不出心里什么滋味,心中充满了有人欣赏的喜悦,有得到仙人青睐的荣幸,亦有对功名利禄的释然。
柳青玉看着他眼中情绪百转千换,微笑又道:“另还有一言,世俗不适合你,不如入我神道,逍遥自在,飞山跃川,任行天地。”
“送你一门修仙功法,他日再见,希望已是同道仙友。”
柳青玉说着不等顾惜朝反应过来,也不管旁人什么心情,右指弹出一道金光飞入顾惜朝额心,飘然离去。
“真仙!请稍等!”
赵佶一看柳青玉的身影飘远,急得大喊。
同样指望着柳青玉留下点什么好处,或者指点一二成仙之道的群人亦是齐声大叫挽留。
然而始终未能换到柳青玉一个回眸。
“顾惜朝!棋圣!他有修仙之法!”
等兵部尚书出声提醒,诸人想起柳青玉送给顾惜朝的大礼,转移视线一看,祥云已载着后者飘离了汴京城。
至此,汴京城里只有半月不散的祥云仙光云莲证明有仙来过,留下了仙人对弈的传说。
那日起,顾惜朝有了棋圣的名头。
官府民间无数人寻找顾惜朝的踪迹,许久,始终无所得。
有人说,他遁入山林修炼仙法去了。
有人说他得道成仙,早已不在人间。
唯有经历了当日一切的人,但凡一想起顾惜朝便要颓然捶地,亦或哭诉有眼不识泰山。
当然,顾惜朝被革除功名以及自荐等事迹传出去之后,赵佶以及朝廷百官少不得被人背地里暗骂昏庸眼瞎。
一年之后,连云寨大当家九现神龙戚少商受李龄所托护送宝剑逆水寒前往京都,却一路遭到了官兵围剿。
生死关头,有青年御剑而来,唤来疾风,转瞬吹翻了围剿的万千官兵。
在敌对双方惊愕的目光中,青年落地回首凝望戚少商。“戚少商。”
昨日他做了一个梦,梦尽了另一个顾惜朝充满悲情的一生,醒来看着天地,想起哪位不知名的上仙。
原来上仙的馈赠竟是如此之多!
“一顾惜朝误终身,不顾惜朝终身误。青衫长袍,你是传闻中的棋仙顾惜朝!”戚少商一愣,反应过来连忙道。
顾惜朝微微一笑,戚少商一阵恍惚,感觉眼前之人竟似上一辈子便相识了。
第130章 番外 三国篇
功德圆满,柳青玉返回神界继承阴尊神位,但因诸界因其归位,补全缺失,发生了重大革新变迁,在那一段时间之内柳青玉忙得不可开交。
他时常怀念昔日凡间悠闲怡然的生活。
念的多了,柳青玉还没得空如愿去凡间某个小世界小住,他的三魂七魄反倒轮番“离家出走”了。
每当柳青玉休息深眠,三魂七魄总有一个偷偷摸摸的离体,随机溜到某个小世界玩耍,等到神界柳青玉神体即将醒来这才回归。
东汉末年。
十常侍之乱后,董卓入京掌权,自封司空,先废少帝刘辨改立陈留王刘协为献帝,后又于初平元年毒杀刘辨与其母何太后,以至于东汉名存实亡。
困于冰冷汉宫,年近九岁,饱受董卓欺压的小刘协,于兄受难之日只能将小小的身躯团缩于衾被之内,背着人无声哭泣。
此后,董卓气焰愈发嚣张,威胁恐吓小刘协是常有之事。另还纵容手下军队于洛阳劫掠财富,煎银妇女。
非但平民百姓之家饱受迫害,宫女妃嫔甚至于尊贵如汉室公主亦不能幸免。
受罪者不计其数,洛阳城怨气冲天。
不久之后,诸侯会盟,推举袁绍为盟主,联合各地群雄,起兵发起讨伐董卓之战。
豫州、荆州、兖州、冀州……各路人马分路逼攻洛阳。
董卓迫于压力,挟天子意欲迁都长安。
董卓下此命令之时,小刘协还一无所知。
他怀抱冕冠坐着,愁眉锁眼,看起来很是郁郁。
贴身伺候的小黄门见其一副闷闷不乐的样子,小心翼翼地瞅了眼四周,看到四周董卓的眼线隔着段距离,遂谨慎小声地附身提醒:“陛下且忍着些,不然这般模样落到董侯耳中,您又要受责备了。”
小刘协摇了摇头,双手抱着冕冠掂量,一边奇怪道:“并非如此,吾只是觉得今日这冕冠尤为沉重,心中疑,百思不得其解。”
小黄门不觉得好好的冕冠今晨戴着还没事,午时无缘无故便突然重了,低声安慰小刘协道:“恐是陛下心情沉重,错觉而已。”
小刘协没有叫人拿冕冠去称量过,并无实据,对于冕冠忽然加重一事,只是他个人感觉罢了。听小黄门这般说,他想了想,觉着有理,索性放下了疑惑。
忽然殿门外飘来的一阵嘈杂的脚步声,小刘协正欲放下冕冠,问外面发生何事,便目见一队身着甲胄的士兵径直冲进了宫殿。
无视帝皇威严,行事如此嚣张,不用想,必然出自董卓军下,受其命而来无疑。
小刘协见他们气势汹汹,似来者不善,不由自主地回忆起了董卓废除杀害刘辨时候的情形,以为董卓已容不下自己,一瞬间面白手冰,冷汗浸湿了內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