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几个县令齐齐的应答道。
徐渊扫视一圈,这招杀鸡儆猴效果不错,把他们吓得不轻。本着打一巴掌给个甜枣的原则话锋一转。
“当然,你们如果好好干,把自己的县治理好,考核时本官也会按优提拔。”
“大人英明。”
送走各地县令,刘龄之从后面走出来:“阿渊,你越来越有官威了,刚才那一下把我都吓到了。”
徐渊苦笑着叹了口气:“第一次见面不把他们吓住了,以后还不一定起什么幺蛾子呢。”
“他们要是敢不听话,我帮你揍他们!”
“这人心要是坏了,揍也不顶用,眼下先这么看着办,等户部批下银子我再挨着各县转一转。”想要当好父母官,不是靠耍几句嘴皮子就能办到的。
因为徐渊是从寒门出来的,所以他最懂里面那些弯弯绕。当年安平镇雪灾疫病,朝廷拨下来的赈灾钱到了百姓手里,被剥得只剩了十之一二。如今他做了中州的知府,断然不能让这种事再发生。
*
远在京都陈英收到徐渊送来的信,洋洋洒洒写了六七页,把他这一路上所见所闻全都写了上去,请求朝廷拨款买种子用来春耕。
要不说朝中有人好办事,别人要银子陈英还得犹豫一下,徐渊要银子,他二话不说便上了折子,给中州拨了五十万两银子用来赈灾。
自从重华帝收拾完世家又增了商税后,户部再也没有为银子烦恼过了,每年的税收翻了两三倍不止,户部也变得财大气粗起来。
陈英还特地派苟建忠去办这件事,务必要把粮种和赈灾银款送到徐渊手上。
苟建忠原是徐渊的下属,徐渊被调走后升了半级任户部典事郎。他清楚徐渊早晚还得回来,自己要是敢不好好办这件事,将来等着被穿小鞋吧!
*
中州府。
一进三月天气瞬间暖和了起来,各种问题也开始出现,第一个问题便是处理死人。
洪水是去年七月末发生的,距今已经有七八个月的时间。当时死了不少人,这些人的尸体都被冲到下游阜南,安南两县。洪水刚过的时候河里飘着一层死人,被水泡的肿胀起来,离老远都能闻到臭味。
当时县里组织百姓清理了不少,天气一冷河面冻上,剩下的尸体便清理不出来了。
如今河面开化,尸体又重新飘上来。天气一热就会腐烂,腐烂的尸体上会带着许多疫病,一但泛滥起来那才是人间炼狱。
两县的县令也知道其中利害,不敢马虎,派人日日去河边勾尸体,勾一具能赚十文钱。运送到县郊外一处大坑,统一焚烧后掩埋。
其次便是道路。
来时徐渊他们经过的那一段路开化后,淤泥有半尺深,别说是马车,步行都够呛能过得去。这还是其中一小部分,整个中州有一半的路都跟这里差不多。
道路不通可不行,徐渊马上下令让各县先修路,务必赶在春耕前把路修整好。
修路也不能让百姓白修,每日十文钱,中午供一餐午饭,粥必须能立住筷子,饼要大过手掌。各地接到命令后赶紧行动起来。
三月末,苟建忠终于带着十万斤粮种来到中州,把银子和种子送到了徐渊手上。
这一个月可把他累坏了,亲自去冀州鲁州收购粮种。为了不影响春耕,马不停蹄的赶了过来,整个人瘦了一大圈。
“建忠,辛苦了!”徐渊拉着他胳膊,很是承他的情。
“还好还好,就是路忒难走,中途陷了好几回车,幸不辱命把东西都给您送来了。”
徐渊见他眼底青黑,估计这些日子都没休息好:“你快去休息吧,晚上再请你吃接风宴。”
“哎。”苟建忠也没客气,他是真快困死了,带着这么多粮食和银子从灾区经过,那群人见这满车的粮食眼珠子都是绿的,追着车跑。吓得他片刻不敢马虎,生怕把这事办砸了。
第134章
粮种运过来,后面的事就简单多了。徐渊找来郭同知,向他询问各地的百姓人数,赶紧把种子分发下去。
郭怀瑾见府衙里那一车车的粮种心情复杂。昨天晚上他还在为种子的事发愁,谁成想今天一早就解决了。
听说他还处置了玉楼县的县令,那人郭怀瑾见过好几次,王俭没走的时候,逢年过节这人都要过来送礼,也给郭怀瑾送过一次礼,一尺见方的匣子里,装了六块小儿巴掌大的金月饼,直接被他拒绝了。
“徐大人!”郭同知一进来便拱手行礼,一改之前的冷漠。
“郭同知快请坐。”
“大人先坐。”
徐渊不再同他客气:“粮种送来了,本官正发愁怎么往下分发出去,这各县受灾情况不一样,要用的种子数量也不一样,指着那些县令嘴里没一句实话。”
郭怀瑾起身道:“咱们中州大县一共有七个,小县十一个,受灾的是北边六个县和南边两个县,一个县平均五万人左右,共计四十万人。其中最严重的是清河县,因为离着黄河决堤处最近。百姓没有反应的时间,连县令都被大水冲跑了,恐怕县里也没有多少幸存者,大概用不了多少粮种了……”
徐渊摆摆手:“坐下说,运来的这些粮种可够用?”
“够了!只要撑过了今年,百姓的日子就会慢慢好过起来。”别小看了这些穷苦的老百姓,千百年来经受了各种苦难,只要灾难打不倒他们,很快就可以恢复过来!
“还有一件事要麻烦你。”
郭怀瑾又站了起来:“大人请说!”
徐渊看着他扑哧一笑,这小老头比第一次见的时候顺眼多了。
郭怀瑾愣了一下,坐回到椅子上。
“是这样的,我打算过些日子去各县转转,光听他们说不行,我得亲自去看看县里的情况。这段时间要麻烦你帮忙主事了。”王俭被贬后这几个月一直都是由郭同知代为掌印,他比较有经验。
“下官遵命!”郭怀瑾在心里感叹,自己竟然看走了眼。
能这么快解决春耕,又不被钱财迷眼。这新来的小知府虽然年纪轻,但只要能给百姓办实事,多大年纪又有什么关系?王俭岁数倒是够大,他才懒得去县里打探民生呢!
“那就先这样,粮种的事就拜托郭同知了。”
“下官一定把这件事办妥!”郭怀瑾脚步匆匆的往外走,迎面跟刘龄之撞个正着。
刘龄之见他精神抖擞脚步轻快的模样有些疑惑:“阿渊,你给他吃了什么仙丹妙药了?怎么跟换了个人似的。”前几日来的时候,郭同知可不是这幅模样的。
“哈哈哈哈哈,我能有什么仙丹,他见这满院的粮种就变成了这样,这郭同知倒是个有意思的人。”
徐渊这几天查了一下他的履历,他是天盛九年的进士,当时补缺到了工部,后来从工部调任到中州府任同知,一当就是二十多年。大概对这片土地有了感情,看到百姓遭难自己也跟着着急。
“我把建忠他们安排妥了。”刘龄之坐到刚刚郭怀瑾做的位置,自己给自己倒了杯茶。
徐渊感叹:“这一路辛苦他了,原以为至少要三月中旬才能把种子送过来。”
“你不是想要出去转转吗,咱们正好可以跟着送粮种的车一起去。”
喜欢本文可以上原创网支持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