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明详细说起了自己的调查经历。
他不是一个人出行的,还带着杜月和杜星作为副手。杜月恰好是杜明的侄女,杜星则是他的儿子。三人都不用刻意乔装,别人问起来,就说是老父亲带着一双儿女去寻亲。再往详细了说,就说老父亲是幼年走丢的,幸而被好心人收养了,如今儿子女儿都有了,却还是忘不了亲生父母,想带着孩子找过去。
因为是幼年走丢,所以他对于家里的情况记不太清楚,就算到了一个地方后各种打探,这行为也不显得突兀了。又因为他是想要找寻亲生父母,在行德上落了一个“孝”字,时人对孝子总是高看几分,他打探消息时便容易了好些。
之前颜楚音从牟小妹的夫家入手,圈定了两家可疑的人选。杜明运气好,查第一家时就找对了。牟小妹现在自然不可能姓牟,娘家姓闻,夫家姓周,人称周闻氏。她丈夫叫周安为,中进士后被外放到一个不上不下的县做县令,因为在任期间施行了好多对百姓有利的政策,县内的人口和税收都稳步增长。一届任期结束又留任了一届。直到今年两届任期都满了,吏部召他回京述职,对于县内的发展,他全都对答如流。吏部给他评了上上等。他现在升至知府了。
顺着周安为去查,并没有发现什么不妥。他是正经考出来的进士,为了防止作弊,他考试时就已经被查过祖宗三代了,还有同乡的秀才举人帮他作保。
所以调查重点就落在了周闻氏身上。
杜明出京时听过牟羊对他母亲的描述,又带着一张牟羊的画像,然后他想办法见到了周闻氏和周安为的长子,长得确实有几分像牟羊。周闻氏像牟羊母亲,她生的长子像牟羊,虽然没有证据,但周闻氏是牟羊妹妹的可能性很大。
但周闻氏明面上的身世和牟羊一点关系都没有!
明面上,她生于南方,父亲是一个还算有点小钱的地主,母亲是个落魄秀才的女儿。母亲对她寄予厚望,将她养在深闺,亲自教导她念书习字,又专门请了人教她女红和琴艺。养到十岁左右,该提前考虑亲事了,她母亲觉得周边镇子上没有人能配得上她,便写信给了自己姐姐,也就是周闻氏的姨母。这个姨母当年嫁给了父亲的学生,虽然过了这么些年,姨夫就只是一个小主簿,但总比地主好吧?主簿夫人可以接触到县令等官太太,手里人脉路子更广一些。
也是巧了,姨母手上正好有一条青云路。周闻氏便投奔了姨母。
后来,姨母寻的那条青云路断了,事情没成。恰在这个时候,周闻氏的父母和弟弟出了一点意外,人全没了。周闻氏只能跟着姨母一家过活。再后来,她和当地县学的一个穷秀才看对了眼,两人便成了亲。这穷秀才就是周安为。
这个身世乍一看是没有问题的。如果不是牟羊发现了周闻氏和他母亲长得很像,周闻氏的儿子偏偏又像了牟羊,没有人会去怀疑周闻氏的身世有问题。
但顺着周闻氏有问题去反推,那么她的身世又处处存在问题。
第一,周闻氏幼时养在深闺,除了父母亲人和家里的仆从,见过她样貌的人并不多,偏偏她的亲近家人后来出了意外全死了,仆从自然也散了;第二,周闻氏的姨夫因为很讨某一位县令的喜欢,等那位县令调职时,她姨夫跟着走了,以至于周闻氏出生时,她家和姨夫家隔得很远,虽然她母亲和姨母一直没断了信件往来,可真说起来,周闻氏去投奔姨母前,姨母并没有真正见过她。
第三,姨母最开始打算帮周闻氏找的那条“青云路”,不是别的,正是——
“入宫?”长公主终于明白杜明为何这般谨慎了。
这事竟然有可能牵扯到宫里!
今上登基后,基本上没怎么扩充后宫。宫外的女人想进宫就只有一条路可以走——参加宫女选拔。有些宫女比如说要被安排到公主、太后身边做女官,需得样貌、品性和智商样样过关。品性和智商短时间内看不出来,所以首先一个就是样貌好,至少也是五官清秀,得叫贵人看得舒坦,这就得去民间采选。
本朝的女官待遇比普通宫女要好一些。
只要当了女官,宫女这一生基本就有着落了,就算到了年纪出宫,主子也会给予一些安排。景福长公主身边就有过好几任女官,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两人,一个想跟着公主一辈子就自愿自梳,如今替长公主管着诸多产业,深得公主信任。一个到了年纪更愿意出宫嫁人,长公主不仅帮她找了一门亲事,还赐了一份嫁妆,如今她男人已经从普通侍卫升为了五品武官,为她请封了诰命。
但不管怎么说,女官依然是宫女的一种,都是伺候人的。但凡疼爱女儿的家庭,谁舍得让女儿进宫跪来跪去?只有那种家里穷得不行的,本来就有打算要卖女儿,比起卖去青楼那种地方,送进宫里反而变成是一条比较好的路了。
当然了,也少不了那种盼着女儿能跃上枝头变主子的野心家。
杜明一脸肃容道:“景顺十一年,宫里采选宫女,周闻氏自愿报名。凭着她的资质,本来肯定能选上,再经过几年调/教,说不得能混到各宫主子身边当女官。但太后当时忽然下了道懿旨,采选宫女的最低年龄不能小于十二岁。”
而周闻氏当时仅十岁,所以很快就被刷下去了。
以往采选宫女时,多选十岁左右的女童,年纪比这小的还没完全懂事,年纪比这大的经过几年调/教后年龄又太大了。十岁左右最好,教上两三年,十三四岁左右到主子身边,十六七岁左右能独当一面做女官了,然后二十四岁左右放出宫。可就是那一年,太后忽然下了懿旨,此后采选宫女要十二岁以上的。
不仅如此,太后还把宫女出宫的年纪下调到了二十二。
都说是因着太后慈悲的缘故。
周闻氏进不了宫,本该归家。结果父母家人竟出了意外。姨夫一家陪着她回去办理了丧事。此后她都在姨夫家里生活,直到嫁给了现在的丈夫周安为。
再后来,周安为进京赶考,周闻氏跟着进京。周安为外放,她跟着外放。夫妻二人的感情一直很好。周家后院一直没有妾侍通房,周安为很爱重妻子。
“换句话说,周闻氏很大程度上能影响到周安为,对吗?”长公主问。
杜明抿了抿嘴唇:“据说,周安为私底下曾称赞妻子为女中诸葛。”
若是太后当初没有临时下那道懿旨,这位“女中诸葛”如今十有八/九身在宫廷之中。
第五十五章
杜明和普通的家奴不一样。
初代国公爷是在战场上拼杀出来的, 手里握着兵马大权。为了家族的长远发展,这份兵权后来慢慢还给了皇家。但兵权还了,那些跟着国公爷征战天下的亲兵怎么办?亲兵和朝廷征兵不一样, 亲兵靠主子养,征来的兵靠朝廷养。
兵权都没了, “亲兵”这个说法肯定要跟着丢开,要不然还以为国公爷豢养私兵呢。但要是贸然把亲兵解散了, 倒是叫这些跟着主子出生入死过的好汉从此没了生计。于是初代国公爷安排了两条路, 想要继续留在军中立功的, 那么平国公府送上一份程仪;想要继续跟随旧主的,那就转为家奴, 平国公府在京郊圈了块荒地, 改造成了一个村落, 亲兵们可以把家里人都接过来一起生活。
时人对“忠诚”二字看得很重, 几乎所有亲兵都自愿变成了家奴。但这个“家奴”只是一种叫法, 显然不能把他们当成普通的奴才使唤。时间一年年过去, 早前那一批跟着主子上过战场的亲兵陆陆续续都去世了, 但他们在村子里繁衍生息, 有子孙后代留下来。他们一边耕种一边训练,忠心和能力自不必多说。
杜明正是那些亲兵的后代。
既然怀疑周闻氏是牟小妹, 而牟小妹取代了那位真正的闻姑娘的身份,曾经差一点就混入了宫廷, 那么杜明自然要在不打草惊蛇的情况下尽量往下查。
他怀疑闻姑娘是在独自投奔姨母的路上被取代的。
“当年闻家怎么就放心让姑娘家独自出门去远在另一个县的姨母家呢,就算闻父要打理家中田产脱不开身, 闻母为什么没有陪着一起去?”颜楚音问。
上一篇:伏魔
下一篇:被皇帝一见钟情后我成了皇后
喜欢本文可以上原创网支持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