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来也奇怪,金川吉他听他说话,原本还惶恐的情绪逐渐平稳了不少。这倒不是偷儿的话有什么神奇的功效,而是他东一句西一句说了不少牢里的情况。金川吉琢磨了一下,觉得并没有什么可疑的情况发生,渐渐也算安下了心。
直到,万庆舟遇袭。
万庆舟被抓进大牢,着实出乎金川吉的意料之外。
他虽然咬出了不少人,但万庆舟却是一个字都没吐,毕竟这人是真跟海倭国外事省有联系。
万庆舟这条线是他父亲金川一郎亲自经营的。当初金川一郎从海西洲回来继承家业,在濑户城中遇到了受雇于某海西洲大商社的万庆舟。万庆舟虽然没有去过海西洲的,但他一直自诩海西洋行的人,与同样具有海西背景的金川一郎相谈甚欢。
友谊自那时候结下,这中间当然也少不了双方的刻意经营。
后来万庆舟投靠西洋派坐上了都德知府的宝座,金川一郎在都德也出了不少力,这才有后来繁华的“小濑户”。
彼时冯德志是新川的内线,金川一郎联结的则是万庆舟,两家在濑户城互别矛头,金川一郎靠着万庆舟和都德城还隐约占了些上风。
金川吉深知万庆舟的重要性,他来了都德城根本不敢联系万知府,双方原本也不应该又任何交集。
无奈清江教和万庆舟也有关联。金川吉入了教团之后竟然在几次祭典上见到了万庆舟本人。虽然只是远远的看过几眼,但也足够让他心生不祥之感。
他父亲为了保证万庆舟的安全几乎不会直接联系他,所以大概也不知道万庆舟此人竟然勾连广泛,连清江教都敢参加!
那他之前小心翼翼到底是为了啥?!
心中虽然生气,但金川吉还是很有节操,被抓之后虽然胡乱攀扯,但每次都会尽量避开所有能够牵扯万庆舟的人或事情。
他以为自己已经足够小心了,结果没想到万知府还是进了大牢。
好在身为朝廷命官的万庆舟就算不认罪,轻易也没人敢对他用大刑,而万庆舟所属的西洋派现在也是朝中阁葵,陈磬钟就算为了派系颜面也不可能不救他!
金川吉为万知府操碎了心,天天盼着西洋派的官僚过来搭救万庆舟。
结果救人出狱的没等到,杀人灭口的倒是紧随而至。
就在万庆舟入狱的第三天,晚饭后不久,金川吉忽然听到铁窗外传来一声哀叫。
“啊——啊——啊——”
他忍不住把脑袋努力的伸出窗外,看到的却是一群狱卒急匆匆抬着担架跑过,声音便是从那担架上发出来的,上面的人他也认识,正式都德知府万庆舟!
第253章
万庆舟死了。
这件事就像一颗飞羽火箭弹炸进了黑火油,让原本就暗潮涌动的大雍朝堂瞬间燃起了滔天烈焰。
烈焰的中心直指东海郡尉崔慎。万庆舟是都德知府,正经的朝廷文官,而且并不隶属于东海卫戍军的管辖之下。
“不管姓崔的之前立下过多少功劳,收复了多少失土,朝廷的法令就是法令!谁都不能逾越!”
“李侍郎说的没错!文脉岂能让那些个军伍出身的兵痞压在头上?!这天下还有没有天理了!”
“都德城隶归中都郡管辖,就算万知县有罪那也要中都卫戍军枢机处调查,他一个东海卫的手伸得倒是长,长此以往,岂不大雍都要受控于他!?”
这两日,朝堂上不断有人上凑要求彻查万庆舟案,言说个中定然有大冤情,万庆舟的死因蹊跷,不排除是崔慎挟私报复。
这道理其实说不太通,毕竟崔慎和万庆舟几乎完全没有交集,没交集的人更谈不上私底下结怨,已经身为东海郡尉的崔慎实在没有理由杀掉万庆舟。
“朕就是这么觉得的。”
小皇帝端正地坐在母亲跟前,背脊挺直,一脸认真地说着自己对于朝局的看法。
这也是温太后培养儿子的一种方式。虽然小皇帝年纪还小,但身为一国之君他也要履行自己的义务,每天都要跟着母后一同上朝,下朝后如果有小朝会,小皇帝也要在一旁听奏。
温太后觉得自己的儿子以后要独当一面,现在就要学会看人察人。听不懂奏报没什么,儿子可以观察,下了朝她在给儿子细细讲解每个大臣都奏报了什么,慢慢儿子就能自己体会和揣度底下人的心思了。
这对于一个皇帝来说,很重要。
万庆舟一案,温太后并没有细讲,小皇帝自己就听懂了。
他去东海的时候路过都德城,那是一座和青州完全不同的城市,远远望过去很是有些异域风情。
万庆舟他没见过,不过此人大概的生平他都知道。东海卫上报的枢机密报母亲也给他看了,说起来这万庆舟做的坏事可真是不少,就算不被毒杀将来也是要砍头的。
何况,抓捕万庆舟的密令还是他亲自下的。
“崔郡尉做的很好,万庆舟那人死有余辜。只是未经公审他便这么轻松的死了反倒是便宜,不然定要将他的罪责公布天下。”
说到这里,小皇帝抓了抓头,疑惑地道。
“东海枢机营已经将全案的材料上交大理寺,那些人还有什么好吵的?难不成他们还想替万庆舟翻案?”
“想肯定是想的。”
温太后悠闲地喝了一口香茶。
“当年冯德志已经判了秋后处斩,尚有不少老臣上奏为他喊冤,万庆舟毕竟没有招供没有公审,死人不能再开口说话,他背后的人不但可以放心,还能借着他的死好好闹一场,没有动作才是奇怪。”
“说到底,还是崔慎现在拿出来的筹码还不够沉,让那些人看到了翻盘的希望。”
听母亲这样说,小皇帝也点了点头。
月鹭知县通敌案的事他还有印象,那时候朝堂上吵得不得了,奏折几乎堆满了母亲的桌案。不管大朝议奏什么事,最后都会被那些老臣拐到冯德志案上来,有人痛哭流涕有人慷慨激昂,还有几个嚷嚷着要以死明志。
当然,最后也没见哪个真撞柱,东海卫戍军找到了关键证人并搜出了冯德志与海倭国桧木亲王手下大将新川的往来密信,那些跳着脚骂的老臣从此就很少再跳出来说话了。
小皇帝觉得这次万庆舟的事跟冯德志如出一辙,只是他有些不明白为什么母后没像上次一样坚定支持东海卫戍军,而是态度有些含混不明。
难道母后不相信崔郡尉和钱郡守吗?
不相信是不可能的,尤其彻查万庆舟与都德府这道密旨还经过了温太后的点头,这几乎可以说得上是今上和太后的意志。
可一反常态,这一次的朝堂官司,太后并没有表现出更多的立场。她似乎对于万庆舟的案件也有些不确定,态度罕见地有些摇摆。
这就给了隐身在幕后之人好好运作的机会。
之前他们碍于朝堂上的势力分布,一时间也不敢做太多的动作,毕竟冯德志、宋国忠的前车之鉴犹在眼前,朝堂上强硬派的势力日渐壮大,甚至隐隐有和西洋派勾连的趋势。
这次万庆舟的死倒是给了他们一个突破的机会。别的不说,万庆舟毕竟已经是个死人,而且在死之前从未招供过一回,崔慎往个死人身上泼脏水说出去都不好听。
而且万庆舟死了,上面很多和他有关联的人就安全了。得了安全自然也不吝给万庆舟搏个好名声,甚至能借他的死亡好好打击一波朝中政敌,为自己的派系搏个翻身的机会。
于是很多人闻风而动,朝堂上的争论比之前任何一次都要激烈许多,有人甚至把万庆舟案发散成武将对于文臣的打压,刀锋直指兵部尚书萧卓和东海郡尉崔慎。
在朝堂外,也有不少人开始游说阁葵陈磬钟。毕竟万庆舟名义上还是西洋派的人,万庆舟死的不明不白,说是强硬派打压西洋派也没什么问题。
西洋派中,有不少人开始动摇。
毕竟自从东海郡守钱酉匡横空出世,西洋派在最擅长的领域就再没出过大风头。尤其是东海制药场和北郡黑火油加工场落成,西洋派忽然感觉到自己隐约失去了太后太后和今上恶信任,甚至阁葵陈磬钟推出的大基建计划,就因为东海郡守的反对而一度停滞,逼得陈阁葵不得不亲自游说钱酉匡。
喜欢本文可以上原创网支持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