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刘头和姜竹这样正儿八经的篾匠用的工具就比村里三人的讲究,也趁手。
不过每个篾匠的工具不是继承来的,就是自己做的,他们互相参观对方的,还真把自己不怎么趁手只是凑合着用的工具改进了。
现在他们工具有好几样,除了大家自己用习惯的篾刀,沈青越让姜竹把其他的小工具都给统一了。
大家一起选一个最好用的,然后去找铁匠按着他们选出来的工具当标准打几个一样的。
这样就能保证到最后不管是谁做出来的篾条粗细尺寸基本一致,再过完剑门刀、刮完篾,几乎就是一模一样了。
毕竟卖得贵,竹篾的光泽度、光滑度还有韧性、手感,也都是要讲究些的,毛刺不能有,篾条也要整齐一致,均匀好看。
前二十天他们一共编出来九十多张。
后面十六天一共编出来一百三十多张。
不算先前池远舟买走的六张,库房里还有二百二十三张。
卖给刘三,二两六钱一张,能卖差不多五百八十两银子。
再加上卖给池远舟的十八两,将近六百两。
扣除人工、原料,他们的利润依旧非常可观。
沈青越:“我觉得咱们午饭的餐标可以再提一提,要保证每天能吃到肉吧,让四嫂别天天使劲儿掺杂面了,多掺点儿白面吧,工作时间我觉得也可以重新定一定,没必要天刚亮就来,以后咱们一天四个时辰,干够了大家早点儿回家。我想想,再雇个帮忙砍竹子和刮篾的人来?”
竹子一根根也挺沉的。
最早他觉得姜齐每天干个大半天就能回家下地忙自己的事了。
结果到后面他也是从早干到晚。
和别人相比,他钻在林子里砍竹子还是正经的体力活儿。
“给你六哥涨涨工钱。”
姜竹愣愣地点头:“好。”
先前他也没进仓房数过。
真是不数不知道,一数吓一跳。
他们做第一个时候,用了半个月还多一点儿。
不过冬天做来玩的时候他也没持续一整天做竹帘,沈青越的图也是一直会修改调整。
后来做给刘三看的样品时,沈青越还给他帮忙了,从头到尾,他用了十天时间弄完。
虽然那十天他也有其他的事要干。
但他自己预估过,按他的正常速度,每天主要就是做竹席,从砍竹子开始到编完,做一个最快最快,差不多八天一张。
加上有姜松帮忙,他们按他的预估,到今天大概能编个一百多张。
最多一百二三十张。
哪知道今天一数,库房竟然有二百二十三张。
直接多了一百张啊!
扪心自问,在场的所有人做这个都没他快。
唯一比他手艺好的老刘头也因为年纪大,速度其实也不如他。
十二个编竹帘的,四个篾匠,一个砍竹子的,加上只来半天的姜松和尽量帮忙的他,满打满算,十九人。
十九个他一个半月时间,也编不出这么多啊!
姜竹盯着那些竹帘,没忍住又数了一遍。
这回他还多数出来一张。
然后从头又数了两遍,和先前一样了,二百二十三张。
沈青越看得直稀罕,“你数什么呢?”
姜竹摇摇头:“我想不明白,为什么能多这么多张。”
沈青越:“嗯?”
姜竹把他的疑惑跟沈青越说了一遍,说着说着,他自己其实也有点儿想通了,“是因为每个人只干一样吗?”
沈青越失笑:“对。”
分工嘛。
真的能降低难度提高效率。
一个人再熟练,想完全记忆一整张竹帘的图案也是挺难的。
但是拆成十二道,记忆起来轻松多了。
到后面编竹帘的大嫂们,大多都不怎么用一直对着样品编了,只偶尔对一眼。
每天都是一样的工作,枯燥是枯燥,但确实熟能生巧。
要是篾匠们愿意分工,年轻的破竹,年迈的破篾,技术最差那个只拉篾、刮篾,说不定效率也能再提高一点儿。
不过,篾匠和编东西不一样。
编竹帘每个步骤技巧难度其实是一样的,无论负责哪一步,将来自己家想编点儿什么,都能直接上手做。
但篾匠不一样,如果只做一道工序,以后万一他们的小作坊停工了,不干了,他们就是做个三年五年,十年八年的,刮篾的永远不会破篾,永远成为不了真正的篾匠。
所以沈青越也没管。
万一他们哪天不做这个了,至少让人家下山后能做个有经验的篾匠。
姜竹消化了一会儿也有点儿想明白了。
如果他一整天只编东西,那肯定比什么都干要节省时间。
比如他六哥,一直在林子里砍竹子,砍够了再往院子里搬,就比需要了去砍两三根要省时间。
而破篾的几人,也不用操心竹子够不够用,不用自己去挑,在手边一拿就行了。
确实是快,只是他没想到能快成这样。
姜竹默默消化着分工合作带来的冲击。
不过不管怎么说,他们确实比预期赚钱要多得多。
把线、挂坠、竹子的成本、运去码头的工费等等通通算上。
剩下的纯利都够他们付开荒的工钱。
姜竹觉得前路的钱路都明亮了,“这个能一直干吗?”
沈青越:“将来肯定没有现在赚钱多。”
毕竟有《长腿鸟》加持作用,等哪天《长腿鸟》不那么紧俏流行了,他们的溢价也得降一降。
不过眼下是不用愁的。
沈青越预估:“两三年问题不大,不过农忙时候,还有冬天太冷了,咱们肯定要停工。”
姜竹点头。
那只靠卖竹帘,也足够他们今年开荒支出了。
“我们……好有钱啊!”姜竹眼睛都亮了。
沈青越乐,“我们现在就很有钱啊!”
姜竹:“那……”
沈青越:“明天下馆子吧小姜师傅,咱们下馆子吧!不瞒你说,你四嫂真是太抠门了!”
说好了大家一起吃饭,他又不好意思自己吃独食。
但那粗粮饼子粗粮面,他是真不爱吃啊!
逼得他每天中午少吃点儿,晚上就剩他们俩了再让姜竹给他做白面、蒸白饭。
做贼似的。
姜竹要是多蒸一笼白面馒头,被发现了梁玉兰都能念叨他们俩一天。
姜竹:“下馆子!”
去吃鸡,去吃鸭!
馋虫起来的沈青越连晚上都没熬住,让姜竹骑酱酱下山先去村里卤肉家买点儿荤菜吃。
结果姜竹到了一看,好家伙,店里全是他们竹编作坊的人,连他四嫂、六嫂都在。
今天领了工钱,全想一块儿去了!
姜竹到得晚,连肉都没买着,心想多亏沈青越没来,不然他这老板非跳脚不可。
眼看是买不到肉了,姜竹干脆让人家给他多舀了点儿卤汁,赶紧到隔壁村屠户家里去买肉。
结果路上也有他们作坊的人正要去买肉呢。
姜竹生怕肉也被买空了,匆匆打声招呼拍拍酱酱快点儿跑,总算是买到了不错的肉回来。
晚上他们俩用卤汁做汤底,搬出来小炉子在后院煮火锅。
菜和肉都摆好了,涮起来了,他们俩终于有了放假的实感。
沈青越:“明天不用早起了,哈哈,明天不用早起了!”
“嗯。”
“回头我一定要把村里那个荒房子给买了!”沈青越恶狠狠地夹起一块儿肉,“看谁还一大早来敲门干活儿!”
姜竹忍笑。
其实也挺好的。
沈青越比从前早起一会儿,能在院子里活动活动打打拳,做做操。
他现在都开始每天给菜园子里的菜和门口的果树浇水了。
沈青越:“明天咱们直接去县城买东西?”
“嗯。”姜竹给他数着要买的供品,“点心,果子,菜,香烛也要再买一点儿,买好的。”
“用去山神庙吗?”
喜欢本文可以上原创网支持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