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帝纪事(153)
“哪里来的蛮兵,还有没有法纪了?”那几人回过了神,顿时叫骂起来。
“老子砍得就是你们这些胡说八道的王八蛋!”这名亲卫用刀背在桌面上一挑,那些盘碟就往这些人身上而去,砸得他们哀哀叫唤不已。
第一百四十二章 征南将军
片刻之间, 说闲话的那三人身上就汤水淋漓,一片狼藉了。
这三人带来的随从,这时候才反应过来, 吆喝着上前来, 要与那名亲卫理论。
那名亲卫是久经战事的悍卒, 战场上杀进杀出过好几回, 身手更是不弱,对付几个没见过血的小卒子, 当然不在话下。
他持刀在手, 用刀背临敌, 不过几个来回,就把那些随从打得节节败退。
“大人, 诸位大人, 有话好好说,请不要动手。”驿站的主事人, 驿丞,听到外面的吵闹声,急匆匆奔出来,就见到了眼前这幅光景, 他不敢上前去拉开正打斗中的几人,只能对着做主的那些人, 两边团团作揖, 想要让他们冷静下来。
这种官道沿途的驿站, 专门用于往来官员及其家眷途中歇脚住宿, 能进入这里歇息的,多数是官身。
驿丞只是个不入流的小吏,这些大人他哪个都得罪不起,但是任由他们这么打下去,他这驿站的家什就要完蛋了。
“卫战!”主座上的中年男子,看着亲卫把他们教训得差不多了,终于出声喝止了。
“算你们今天走运!”名为卫战的亲卫,看着地上鼻青脸肿的几人,呸了一声,往地上吐了口唾沫,才回到了他们那一桌。
刚才说闲话的那三人,原先躲在门口不敢吭声,随时准备拔腿跑路,见这凶悍的汉子退了回去,他们的胆子又大了起来。
“一群目无法纪的骄兵悍卒,报上你们的来历,看我不去找你们的上司理论!”一人高声叫嚣。
“对,我要去兵部告状!”另一人附和。
“上折弹劾!”第三人也不甘示弱。
“在下征南将军卫泽!”中年男子面无表情地注视着他们,冷声自报家门了。
那三人听到这个名号,终于意识到他就是永宁侯的长兄,发现这是说闲话说到了卫家人面前,怪不得人家要当场翻脸了,顿时表情尴尬起来。
俗话说得好,打人不打脸,骂人不揭短,故意在对方面前打脸揭短,那就不要怪对方直接打回来了。
“各位大人,先擦擦脸,收拾一下。”驿丞见这三人身上很狼狈,他们的随从更是东倒西歪,站都站不稳,就吩咐人送上了温水,让他们整理一下仪表。
那三人已经发现这次是踢到了铁板,这人他们惹不起,不敢再嚣张,更不敢自报家门,免得带累了家里人,回到家被人狠狠责骂,默不作声地缩到了一边,抓起送上来的布巾,随便擦了擦,收拾了一下,就带着随从灰溜溜地走了。
驿丞送走了这几人,回过头来又奉承起了征南将军他们一行人,让人送上了几个好菜,陪了许多笑脸,才好不容易送走了他们这一行人。
他站在路口,看着他们上了马,一路向北疾驰而去,心里慢慢吐出了一口气。
京城的风云,因为征南将军的突然入京,大概会更加雷声阵阵了。
不过这些事,与他一个小小的驿丞,没有多大的干系,所以他就感慨了一下,就进了驿站的门,指挥人收拾起了被他们打坏的东西。
还好,这次争斗的双方,打架打得利落无比,打完了赔钱也比较爽快,否则他这点俸禄,恐怕就要贴补进去了。
京城,昭仁殿里,皇帝正坐在御案后,一边看密折,一边往纸上记着什么。
高庸趁着换热茶的工夫,悄悄瞄了一眼,发现皇帝记在纸上的是一个个人名,左边记着齐远恒等人,右边记着一连串他比较熟悉的名字,这些人年节的时候,经常出入宫廷,此时都被皇帝记到了纸上。
高庸知道,皇帝这是打算秋后算账了。
“哼,这次的表现,算是勉强凑合。”
他听到皇帝轻声嘀咕了一句,将一个人名记到了左边。
高庸用余光偷偷看了一眼,发现皇帝这次记上去的是孙柯孙状元的名字。
对于孙状元的坎坷经历,高庸有些同情,可惜爱莫能助。不过这次孙状元表现不错,应该不会再被皇帝这么故意无视了。
他换好了茶,又说道:“陛下,这个时辰,侯爷快入宫了。”
今日是腊八节,永宁侯白日里留在了府里,不过这个时辰,应该差不多该回宫了。
皇帝没有说话,只是搁下笔,将记满了名字的那页纸,对折起来,然后撕成了两半,叠在一起,放进了御案的暗格里。
“摆驾回宫吧!”收拾好了这一切,他才吩咐道。
“摆驾!”站在殿门口的宣礼内侍,听到了皇帝的声音,高声向外宣旨。
等到皇帝披上了大氅,出来的时候,御驾已经准备好了。
高庸所料不错,皇帝回到寝宫没多久,永宁侯也回来了。
永宁侯今日大概饮了酒,说话时略微有些飘忽的感觉。
“陛下!”他虽然行礼如仪,但是听他的声音,就知道他这酒喝得不算少,都没法保持往日的镇定冷静了。
“送碗醒酒汤过来!”皇帝显然也意识到了这点,下令道。
“是,陛下!”马上就有内侍闻声而去了。
景骊走过去,将卫衍从地上扶了起来,半抱着将他扶到了榻上,让人替他洗漱了,才将他搂在怀里,慢慢喂他喝醒酒汤。
“乖,张口!”他拿着汤勺,舀了一勺,喂到了卫衍嘴边。
“酸!”卫衍很听话地张开嘴,乖乖喝了一口,马上就皱起了眉头,抱怨了起来。
“不酸,你这酒怎么醒得过来?”景骊见他这副模样,不但不同情,反而要说风凉话。
“臣没醉!”卫衍觉得自己真的没醉,但是皇帝的怀抱太舒适,他喝了几口醒酒汤,就闭上眼睛,迷糊了过去。
等他醒过来的时候,发现榻上空无一人,皇帝不知道哪里去了。
这一觉,他睡得很舒服,整个人终于完全清醒了过来。
他坐了起来,拉开了榻边的帐子,发现皇帝坐在起居处,福吉正坐在他面前的小圆墩上,陪着他打双陆。
景骊听到他的动静,转头看了他一眼,见他只穿了件中衣,站在了帐子外面,眉头就皱了起来。
“侯爷,小心着凉!”福祥领着两名端着盘子的宫女,进了内殿门,见到他才穿了这么一点,赶紧快步上前,替他穿好了外袍,才将他送到了皇帝身边。
“来,坐这边。”景骊伸出手,示意卫衍坐到他身边来。
卫衍坐了过去,看着皇帝打双陆。
双陆是一种棋盘游戏,有种种策略,很多人会玩,但是想要玩得精湛,不是件易事。
卫衍于此道上,只能算是会玩,不敢在皇帝面前献丑,所以他只是安静地坐在皇帝身边,看着皇帝玩。
“陛下,腊八粥好了。”福祥示意身后的宫女,把托盘里的东西呈上去。
今日是腊八节,不管是宫里宫外,贫家富户,都要吃腊八粥,这粥,富有富的讲究,穷有穷的吃法。宫里的腊八粥,选料自然尽善尽美,不过味道嘛,御膳房的就是混个中等,皇帝的小厨房弄出来的东西,倒是非常精致。
卫衍接过宫女捧上来的瓷碗,一碗放在了皇帝手边,又接过另一碗,吃了起来。
小厨房送上来的腊八粥,是甜粥,肯定很合卫衍的口味,不过皇帝只略微尝了几口,意思了一下,就停下了手。
用过了粥,又漱了口,卫衍才集中了精神,观察起了棋盘,当然以他那点功力,看看就好,一说话就会露怯。
一直等到一局终了,卫衍也就看了个虚热闹,没看出什么名堂。
这日安歇以后,皇帝搂着他,摸着他的发丝,摸了一会儿,突然说道:“卫衍,你说朕再行改元,怎么样?”
皇帝的第一个年号,一般称为建元,他中间改一个,就是改元。有些朝代一个皇帝就一个年号,就可以用年号来称呼皇帝,当然中间要改几个年号的,就不能这么称呼了。
皇帝幼年继位,建元是隆盛,不过隆盛年间,与其说是属于皇帝,不如归于摄政的太后更恰当。等到皇帝十八岁亲政那年,就改元为天熙,如今,皇帝这么说,显然又想改元了。
至于皇帝要这么做的原因,卫衍仔细想了想,很快想明白了。
“陛下,您不需要这么做,那些事,臣又不在意!”卫衍急急回道。
皇帝的年号,都是经过朝臣们无数次讨论,钦天监反复测算,才确定的,没什么不好的事,不会轻易去改,要是改来改去,一个不小心,改出些不好的事来,就得不偿失了。
没错,在这事上,卫衍相当迷信,以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的心态,坚决反对皇帝的这个突发奇想。
至于皇帝要这么做的原因,他心中也明白。
现在朝臣们揪着他的事不放,但是皇帝只要将改元这事在朝堂上提了出来,朝堂上马上就要吵年号这事了。
朝臣们必然要绞尽脑汁,想出一个恰当的年号,然后说服其他同僚支持他,说服皇帝使用这个年号,然后他日再在史书上,留下或浓或淡的一笔。
如此这般,揪住卫衍不放的人,恐怕就要大幅度减少了。
第一百四十三章 态势微妙
说来说去, 说白了,其实改元这事,对皇帝而言并非必须, 他这时候提出来, 不过是要给闲得没事做, 天天嘀咕卫衍的朝臣们, 找些事来做。
今日是十二月初八,离明年正月也就二十多日了, 在这么短的时间内, 重新确定一个新的年号, 不是件容易事,可以想象, 到时候, 朝臣们会忙成什么样。
到了那时,除了几个有心人不肯放弃, 还要继续找卫衍的茬之外,其他的人,恐怕都要被转移注意力了。
这些道理,卫衍都明白, 但是,他不愿意皇帝这么做。
如今风调雨顺, 国泰民安, 皇帝不该为了他, 折腾这种毫无必要的事。
“陛下, 臣不赞同这么做。”卫衍见皇帝始终不说话,再次出声反对。
“嗯,你说什么?朕没听见,再说一遍?”景骊伸出手指,轻轻捏住卫衍的下巴,将他的脸转过来一点,凑过去亲了起来。他这么问了,却根本不让卫衍回答他的话。
卫衍到现在还没明白吗?他要做的事,他就去做,卫衍反对有什么用?
脑中转着这种无良念头的皇帝陛下,又使了些手段,终于如愿以偿地让卫衍闭上了嘴,没了反对他的力气。
第二日没有早朝,景骊召集了重臣在昭仁殿议事。
等到重要的那些事,都议得差不多了,他就把改元这事提出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