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帝纪事(39)
但是皇帝本人都在笑,众人又不敢不陪笑,偏偏他们心里实在不想笑,最后只能勉强牵动脸皮,做出一副要笑不笑的模样,看着实在让人渗得慌。
众人都在笑,唯独卫衍没有笑。他几次想要开口发问,结果嘴巴刚张开,很快又闭上了,因为他不知道该问什么好。
“民间百姓为何不愿将女儿送入宫中?一旦入了宫,等到一朝选在君王侧,荣华富贵光宗耀祖不就指日可待了?”卫衍不问,景帝自然帮他问了。
他虽然不是卫衍肚里的蛔虫,但是以卫衍的那点道行,景帝只要看看卫衍现在的神情,随便猜一猜,就知道卫衍想问什么了。
“公子年轻尚轻,而且今上年幼登基,朝廷已有十多年不曾有过大选之年,大概不明白朝廷的采选是怎么一回事吧?朝廷的定例是三年一大选,一年一小选。大选之年不分官宦之女还是民女,只要是十五岁至二十岁的适龄女子,全部都在采选之列,共有一千名的份额。小选之年则只选官宦之女,份额没有定例,一般是一二十名左右。”
那名商人喝了一口茶,接下去说道:“进了宫后,会从这一千名女子中,选出容貌品行皆为佼佼者,充斥皇帝的后宫,未入选的女子则充做宫女。若为宫女也就罢了,到了二十五岁自然就会放出宫去,若是不幸被选做了皇帝的后妃,从此深宫寂寞红颜老去,父母亲人再不能得见,才是人间至惨。至于说到荣华富贵光宗耀祖,皇帝后宫那么多女子,能得宠爱的又有几个,大部分女子能够见上君王一面,就已是天恩,一辈子都只能苦苦盼着,盼到韵华逝去。公子大概还未有子嗣,所以不能明白为人父母者的苦心,像我等这般的小小百姓,不求子女光宗耀祖,但求子女承欢膝下平安顺遂,也就心满意足了。”
“原来如此,受教了。不过我听说今上这次很坚决地驳回了要求采选的折子。”
“做做样子罢了,当不得真的。就算今上无意,祖宗惯例摆在那里,不是今上一个人说了算的。而且皇后呢,太后呢,朝臣们呢,他们怎么想?到时候这么多人都逼着今上采选,今上能坚持到几时?这事在我看来,只是时间问题。”那名商人对此事并无乐观态度。
如此这般,又说了一些闲话。景帝和那名商人俱是兴致高昂,两人天南地北胡诌一通,颇有些相见恨晚的味道。
卫衍却只是喝着茶,没有说话,他似乎在想些什么,又似乎只是不想说话。就算后来看到齐远恒来,他的笑容也很勉强。至于皇帝很是推崇的,特地点来给他尝的那些点心,他同样是食不知味。
那日卫衍随皇帝一起回宫后,并没有在宫里住下。他家里派人来给他带了个口信,让他回家一趟,有事要商量。
当下他去向皇帝请假,本以为又要说个半天,才能得到恩准,没料到皇帝依然像前几次那般很好说话,很快就准了他回家。
卫衍到家后,才知道要商量的竟然是他的婚事。
卫衍今年二十有五,早就到了成家的年纪了。
景朝的世族子弟一般成亲都比较早,大概十七八岁就会成亲。
卫家的子弟稍微晚点,要二十出头才会成亲,他的兄弟们大部分在他这个年纪,早就是好几个孩子的爹了。但是他是家中幼子,自幼体弱,被众人娇纵着长大。而且身为幼子,永远都会觉得自己还小,很多时候总是想不到这个小只是相对的,其实他真的已经不小了。
不过卫家的先祖中,有众多任性之辈,坚持着先立业再成家的,也不乏其人,好几位更是拖到而立之年才娶了妻室,所以对于卫衍迟迟没有娶妻,外人虽觉得奇怪,但是也能理解。这是卫府百年来的传统,每一代都会出几个让家长焦头烂额的任性子孙,这一代若没有,才是更奇怪的事。
比如卫衍他爹,卫老侯爷卫靖,当年就是个颇为任性之人,他的婚事就一直拖到了而立之年,实在拖不下去了,才被父母强压着定了下来。
当然,卫衍其实不是这般任性的性子,他没有早早成亲的原因,不外乎就是自幼体弱,不宜早娶这种原因,反正家里不提这事,他也不着急,乐得逍遥自在,以前闲暇时,他就和孟九他们混在一起,后来发生了那件事,他一路胆战心惊着走过来,根本没有余裕去考虑别的东西,这日子也就这么着稀里糊涂过去了。
现在家里突然在此时提起他的婚事,让他觉得有些意外。
“衍儿觉得哪家小姐更好?”大夫人说了几户人家,问他中意哪家小姐。
“但凭母亲做主。”卫衍的这声“母亲”是在叫大夫人。
景朝大户人家,一般庶出的子嗣要称府中正室为“母亲”,自己的亲生母亲,倒是要叫做“娘”,不过在卫家,卫衍的母亲柳氏地位很特殊。据说柳氏本也出身名门,后因种种机缘巧合,才进了卫府。所以卫衍自幼就对两人不分亲疏,一起称作“母亲”。
自古以来,子女的婚事,向来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像卫府这样的世族,更是要考虑各方面的利益,这婚姻从来是由不得子女做选择。大夫人这么一问,不过是问问而已,并不是真的要听卫衍的意见。
若由得卫衍选择,他希望他未来的妻子,是犹如绿珠姑娘那般秀丽明朗的女子,可惜绿珠姑娘在祁阳府码头上消失后,至今没有任何音讯,他派了人去查找,却始终无果,大概是有缘无份吧。
“那就韩家吧。”大夫人很快做了决定。韩家是户部韩侍郎家,与卫家也算门当户对。这桩婚事他们早就商量过,让卫衍回来不过是通知他一声,“六月初六是黄道吉日,现在开始准备,到时候应该可以迎亲了。”
“这么赶来得及吗?”卫衍觉得有些奇怪,怎么他的婚事开始一点动静都没有,突然一下子就马上决定下来了。
景朝的世族官宦人家娶妻要行三书六礼,整个仪式复杂繁琐,婚事从纳采到亲迎,准备上一年半载都不算稀奇。他们家竟然打算在一个月内完成三书六礼,难怪卫衍要奇怪了。
“事出有因,一切从简。韩家也是同意的。”
“出了什么事?”
“还不是皇帝要采选闹的。韩家小姐也在本次采选之列,韩家自然希望能尽快完婚。”
“连韩家都不愿意送女儿入宫吗?”卫衍实在是不明白,民间百姓不愿意送女儿入宫,都急着嫁女他好像能够理解了,为什么连官宦之女也忙着找婆家呢?
“衍儿你在宫中当差这么多年,竟然还不明白?这皇宫再奢华再富贵,又能怎么样,那些尊贵女子的背后,全都是说也说不出来的心酸苦楚,若是真的疼爱自家女儿,谁家愿意把女儿送进宫去?若有人以为进了宫,就能得到那位的真心以待……谁这么自不量力,就是谁傻了。”卫衍的母亲柳氏接过了话题。
她话中有话,可惜她的儿子根本没明白她的言外之意。
“不用这么急,陛下不会同意这次采选的。”
“傻孩子,陛下不同意有什么用。若朝臣跪求,若皇后规劝,若太后发话,陛下真的还能坚持下去吗?”
卫衍没了言语。这事显然还没完,等朝臣们从此次彻查内务府的阴影里面摆脱出来,应该会有更多人去规劝皇帝的,甚至连他自己,不是也劝过皇帝了吗?
他劝皇帝的时候,到底是存了什么心思?难道他那时候真的如皇帝陛下在随意居里说的那样,仅仅是为了一己之私,而要陷天下女子于水火?
第三十三章 认错
成亲的人选确定了下来, 这门亲事还有很多事情要商量合计, 大夫人和柳氏就开始讨论起来。
比如说行六礼的日子, 本来应该都选黄道吉日, 但是他们只有一个月的时间, 这一个月里吉日有限,若没有合适的日子, 该用哪些日子替代?又比如说媒人该请谁, 换了庚帖后要送到哪里去卜吉兆,聘礼该送些什么, 卫衍成亲后要住哪个院子, 里面该怎么归置摆设?
这些事件件繁琐细致,却一件都马虎不得,否则不是卫府丢面子,就是韩府不痛快, 他们是结亲, 又不是去结仇, 自然要把所有的事都做妥当。
大夫人和柳氏为了这些事讨论得很起劲, 卫老侯爷和卫衍坐在旁边,基本上插不上什么话,略坐了坐, 卫老侯爷就把卫衍带去书房说话了。
到了书房后,卫老侯爷落了座, 又让卫衍在他手边坐下, 待侍女上了茶, 他却在那里光喝茶不说话。
卫老侯爷宦海沉浮数十年,早就修炼成精了,他对于卫衍这些日子如此蒙受圣恩,夜夜留宿宫中,不是没有一点怀疑的,对于卫氏子弟这些时日来,备受皇帝提拔重用,也不是没有一点疑惑的。
一般皇帝对臣子的宠信,荫及子嗣很正常,但是荫及父兄,却总会让人不由得深思。
只是,有些事他隐隐约约知道不妥,但是在事情没有挑明之前,他又不知道该怎么应对,有些话他作为父亲应该说,但是却不知道该从何说起,最后只能装作什么都不知道,一切如常。
此事事关皇室声誉,就算皇帝真的失德,一旦闹出来了,遭殃的只会是臣子,而且这种事连想一想都是大罪,他怎么能和儿子摆到明处详谈,到最后只能是一声叹息。
若皇帝真的对谁有意,那人要么从,要么死,根本就没有第三条路可以走。
从不是那么好从的,若皇帝是个刻薄寡恩,薄幸无情之人,就算此时从了,日后恐怕也是下场堪忧。死更不是好死的,雷霆雨露,皆是君恩,拒不承上恩,用血去污皇帝的眼,扫皇帝的兴,就算死了,恐怕也会祸及家人。
至于说直接将这事闹出来,让皇帝被千夫所指,逼迫皇帝不得不修正帝德?
这么做的人,大概是嫌自己和家人死得不够惨了。
历朝历代,荒唐行事,帏薄不修的皇帝,不是一个两个,但是哪一个,真的会因为这种事遭到众人指责?
只要江山稳固,百姓安乐,不管皇帝的后宫有多少男男女女,不管这些男男女女他是用什么手段弄来的,他都是圣明之君,会有无数的人为尊者讳,为他歌功颂德,为他曲笔修饰,就算他真的做了失德的事,肯定也是让他失德那人的错;若是江山不保,生灵涂炭,就算皇帝只有真爱一人,他也是昏庸无道,凶虐残暴,不但皇帝会声名狼藉,永不翻身,他的真爱也不会有好下场,更是错上加错。
此间的种种道理,卫老侯爷都懂。就是因为他都懂,他才始终不敢轻举妄动。
“衍儿,虽然你的婚事具体怎么操办,不用你来费心,但是这是你自己的亲事,你不能不闻不问,一点都不放在心上,有些事还须你自己做主。这样吧,明日你去向陛下要些假,晚上就在府里住段时日,有事也可商量一二。”无论他担心的事是否属实,衍儿这亲都是要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