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行商这些年(50)
“哎哟,这什么味道?”第一个尝了麻辣牛油锅的是个十二三岁的小郎君,正是好奇心重的时候,尝了一口便咳起来。
“这便是麻辣味。”一名伙计说,他们第一次尝麻辣锅的时候也觉得味道奇怪,有些刺。当时他们东家十来岁的妹妹也在,她是一口接着一口吃,他们总不好被十来岁的小娘子给比下去,便也鼓起勇气多吃了两口,这吃着吃着便吃出了趣味来,有好几人后来更是连沾都不沾骨汤锅了,每日必要来点麻辣的才吃得下饭。
大堂里和雅间里的客人们,一个个尝试了起来。有下肉片的,有下丸子的,也有下百叶豆皮的,还有下萝卜下豆芽的。这下的东西不同,尝的顺序也就前后不一。
东西先熟的率先尝了,大伙儿知道了这叫麻辣味,有人才嚼了两口,便喊着:“好麻好辣,好麻好辣。”
但也有人很快吃出了趣味:“好吃!够劲!”这种刺激感略有点像酒,第一次吃不习惯,吃多了便会上瘾,不时便要吃上几口。
火锅店里热热闹闹,到了下午,有客人吃完走了出去,三三两两还说着刚才的火锅。
“怎么样怎么样?可好吃?”外头喝着豆浆茶水等候的一见他们出来,也不管认不认识,全都围了上去。他们来得晚,在外面一边等一边就闻到那香味飘出来,可馋死了。
“好吃,够劲!”有人说。
“有点辣,可出了好些汗。”
“我嘴唇都红了你们看,可过瘾了,尤其那麻辣牛油锅!”
出来的几乎都说好,偶尔一两个不太喜欢的,便也不怎么引人瞩目了。这一致的好评,引得等候的众人更馋了。那些人离开后,也是一路上逢人就说。他们可是大涂县最先尝到宋记火锅的人,自然要好生显摆一番,让大家都知道他们抢先尝到了大家伙儿好奇已久的火锅。
“好吃不?”
“可好吃了!”
“贵不?”
“还好还好,今天送锅底呢,晚几天就没了!”
“那咱也去尝尝?”
“去去去,马上去!”
不出半日,火锅的名声便传遍了大涂县城。
开业前,大伙儿还都只是好奇这火锅究竟是什么,想尝尝鲜。可这半日后,不少已经尝过的人在城里转着,他们可能是卖油郎,可能是汤饼摊摊主,可能是布庄的伙计,或者任何人的邻居。
大涂县的百姓们,出去打个油,吃碗汤饼,扯点布,都可能看见一个嘴唇红红的人,那人身上裹着股油烟气,倍儿自豪地说他已经吃过宋记火锅了,特别好吃。
别人问他们多好吃?他们便绘声绘色地讲了起来。
有妇人去洗衣服,也碰上刚吃完回来的别家媳妇,边洗边说,洗完后那些还没去过火锅店的,便回去跟自家男人说,咱们明天也去。
傍晚前,宋记火锅店又迎来一阵客流。
雅间和大堂全都坐满,连连接水舫和东西两阁的走廊里,都摆了好几桌。
*
“小二,结账!”有一桌吃完,喊道。
“客官,您这桌一共一百三十二文钱。”小二道,“咱们这里吃满一百文能抽一次奖,您可要试试手气?”
小二说着,端来一个箱子,里面都是一摸一样大小的竹签。
“行,我试试。”那男人搓搓手,今天上午已经有不少人抽过了,他瞧见几桌,那些抽的人多半有奖。比如什么下次来吃满一百文钱能抵扣十文钱,或者下次来吃送一份牛肉丸子什么的,也有送锅底、送蘸料、送各种其他菜的。至今他听过最好的,是送两盘牛肉片。
整整两盘牛肉片!
牛肉贵,他都没舍得点,只吃了半份牛肉丸子,要是抽奖能抽中,他下次就可以敞开了肚子吃了!他不贪心,不用两盘,一盘就够了,或者半份也好,半份的中奖率还是挺高的。
男人信心十足地伸手,在箱子里搅和了一番,抽出一根竹签。
竹签上写着阿拉伯数字,他不认识,交给一旁的伙计。
这里的伙计宋菽都培训过,他们不仅认识数字,也能背出每个数字背后所代表的奖励。这时代大部分人不识字,因此酒楼里当小二的人记性都必须好,酒楼里的菜名、价钱全部得滚瓜烂熟,客人一问便得一一报出来。
宋菽的这些,连奖项也背得滚瓜烂熟。
伙计一瞧数字,立刻大声道:“恭喜XX桌客官,喜得猪脑两只,下次出示奖券便可兑换,一年有效。”报出的同时,有人已经拿来了奖券。奖券是用宋菽纸坊的竹纸做的,每张奖券都由两部分组成,劵面给客人,劵根留在店里,两者本是一体,接缝处盖了章,下次来勘合无误便是真货,能得到赠送的菜品。
男人接过奖券,又问了一句:“我抽到的是什么?”
小二道:“恭喜客官,您抽到的是两份猪脑。”
猪脑?男人一时有些愣,往年吃不起正经的肉食,他也吃过不少下水,猪肝猪肺猪大肠什么都吃过,可这猪脑却没碰过,也从没见旁人吃过。
旁边有人看过来,窃窃私语。
猪脑也能吃?这可没听过。
猪脑就在菜牌上,小二报菜名的时候一定会报到,可这一整天愣是没有人注意,就算有也只觉得不能吃便略过了。
一旁的伙计却是吃过的,这会儿说道:“当然能吃,这猪脑像豆腐似的,又嫩又滑。”
“豆腐?”
“果真?”
“客官您要不要现在试试?我送您一份,要觉得不好吃,咱这奖可以重抽。”小二说。
“当真?”这宋记的小二也忒好说话了,还是说他们对自己的菜品那么有信心,就不怕果真不好吃在这大庭广众下丢了脸面?
“当真,我这就给您去拿,这锅底也给您再添点儿汤。”伙计说道,立刻有专门负责加汤的,往桌上还未撤走的麻辣锅里加了许多浓浓的骨头汤。
拿猪脑的伙计很快就回来了,店堂里口耳相传,大家几乎都知道了猪脑的事。有人围了过来,有人伸长了脖子等候,不少人都停下筷子,关注着这边的动静。
“这猪脑易碎,可放在漏勺中涮。”伙计拿来一个竹编的漏勺,把猪脑滑进去,放进了锅里涮,“这猪脑花要全煮熟了吃才好,大约一刻钟,多点也可。”
这一刻钟过得无比缓慢,大家吃了几口自己碗里的,便去看脑花那一桌。那桌得奖的男人是跟兄弟一起来的,一桌三人被那目光团团围住,都有些不安,只好眼观鼻鼻观心,等着猪脑涮好。
“好了,客官。”小二把猪脑送进那男人的碗里,“您尝尝?”
“尝了?”
“好吃不?”
“还没吃呢!”
“怎么不快点。”
窃窃私语声越聚越多,男人额上都冒出了一滴汗,自己这奖抽得也太好了,竟然让这店堂里所有的人都注意起了他,他长这么大还没受到过这样的待遇呢。
“唔!唔!”男人吃了一口猪脑,“好吃好吃!果然又滑又嫩!”他三下五除二把猪脑给吃了,都忘了分一些给旁边的两个兄弟。
“真这么好吃?”
“嗐,别看了,咱也来一份。小二!”
“小二!来两个猪脑!”
“这里要五个!”
“我可不敢尝。”
“你不尝那我可吃了,小二来一个猪脑!”
店堂里仿佛变成了猪脑专场,不一会儿,便有小二满脸歉意地鞠躬:“客官,猪脑卖完了,真对不住。”
晚上盘账时,宋菽都傻了。
他知道这里人是不吃猪脑的,所以进猪脑时还犹豫了很久,后来发现那些卖猪肉的多愿意白送,或者给他很便宜的价钱,这才收了一些。
没想到受到了如此广泛的欢迎,看来明天可多进一些了。
*
宋记火锅店和猪脑风靡大涂县,前三日过完,店里的生意依旧火爆。
甚至有人已经来吃了第二、第三次。
“锅子要鸳鸯锅,一半麻辣牛油,一半清水。菜都要半份,牛肉丸子,猪脑,豆芽,……”宋菽在店里转悠,听见一桌人正在点菜,这点法一听就是老手了。
这些日子,大涂县冒出了一群人,他们都是火锅店的死忠,吃过一次便念念不忘,可奈何家底不厚,拖家带口吃一顿,怎么也得一百多文钱。
于是,他们便研究着自个儿来吃,怎么更划算。
首先是锅底,麻辣牛油锅一整份是十二文钱,若放在鸳鸯锅里,便只收一半也就是六文钱,另一半点清水锅,不用钱。
然后便是菜色,肉片比肉丸贵,牛肉比羊肉猪肉贵,豆芽在外面挺贵可这里却便宜许多,还有那风靡全城的猪脑。
半份牛肉丸,半份豆芽,一只猪脑,正好二十文,再拿一个白馒头,不要蘸料,一顿火锅只要二十七文钱,几天吃一次解解馋也使得。
若是几个人一起来吃,合用一个锅底,吃完了各自付菜钱,个把菜平分着吃,那就更划算了,一人十几文也是可以的。
宋记火锅店开张第十三天,大涂县城多了一个帮会,叫做火锅帮,帮会的宗旨是有火锅要同享,每次帮会活动便是大家一起拼单吃火锅。
这帮会里多是男人,他们瞒着各自媳妇儿,好像偷情一样隔三差五来趟火锅店打牙祭。他们本想结结实实藏着,可火锅味重,稍不注意便要露馅。若那男人的媳妇也是个爱吃火锅的,一场家庭大战在所难免。
除了这火锅帮,宋记火锅店的女客也多得离谱。
这个时代,男女大防还是有一些的,女的多不愿抛头露面,就是出来也多跟着自家男人。
可宋记火锅店鼓励女客独自来吃。每逢双号的日子,如初二、初四、初六等,午初到酉初前都有女客限定,园子西面的新月阁只供女客使用,里面跑堂的小二也全是女的。
不仅如此,每次女子限定场的抽奖池还会多一项内容,便是染指甲。小娘子、妇人们都知道,用凤仙花的汁子加白矾,可把指甲染成红色,可过程繁琐,只有有丫鬟服侍的大家女子才有那闲心弄。宋记火锅店推出这项服务,可是吸引了许许多多想染指甲又没条件的姑娘。
每逢女子专场,便有小娘子、妇人们结伴而来,这阁里都是女的,大家也不必拘束,大口吃喝,爽极了。刚开始还多是本城里的女子,后来这火锅店的女子限定在闺阁中越传越广,竟然吸引了许多外县的女子前来。
这样的女子限定场独此一家,而且因为宋记独特的住宅式结构,更加容易将男女客分开,别的酒楼要模仿也难,一时间成为它的一大特色。
县令小姐听她的闺中密友说了,这天也乘着小轿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