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老爷道:“孜然滋味浓郁,味道独特,烤肉凡撒了它,那就是锦上添花。这个给我来两斤。”
刚开始卤肉铺子门前还比较冷清,过了一会儿前面直接排起了队。
下午才过了一半,他们原先准备的东西竟然早早就被卖完了,因此只好先打烊关门。
禾姐儿一边收拾铺子,一边惊讶的道:“没想到这上京城的生意,比府城要好这么多,咱们这可是准备两天的量,没想着不到半天就卖完了。”
姜余也没想到这第一天的生意就能这么好。
“看来,后面咱们明天还得多做一些。”
【作者有话说】
顾文承原本以为父母嫌弃小余,同乡嫌弃小余。
事实上,顾母愁的整天睡不着,生怕儿子考上大官后抛弃糟糠之夫。
第118章 小余的京城日记
晚上,姜余坐在房间的罗汉床上开始盘账。
顾文承则是一起帮他算,并制定接下来的铺子企划。
姜余道:“文承哥,你白天还得去翰林院,这样会不会太累了?”
顾文承笑道:“小余知道为什么翰林院会被称为清贵衙门吗?”
姜余想了想,说:“因为翰林院最次也得二甲头名才能进去,一进去就是天子近臣,所以很是清贵。”
顾文承笑着捏了捏他的脸颊,“这所谓的‘清贵’,其实还有清贫的意思。翰林院是皇上的秘书处,同时也很鸡肋。在翰林院接触不到实权,所以里面没有油水,像我,在翰林院里做的最多的事,便是修书撰书。”
顾文承想了想又道:“三年前的榜眼依旧在翰林院任职,至今在上京城租房为生。”
姜余眨眨眼睛,半晌才道:“这么清贫的吗?”
顾文承这些日子倒是自在的很,“是啊,你相公我这些日子一直在翰林院修书,清闲的很,所以你不用怕累到我。”
姜余皱了皱眉,“当官的都看不上做生意的,文承哥你说咱们这……”
“不用担心。”顾文承笑着道:“上京这么大,富贵人家更是多如牛毛,咱们这铺子在那些大户人家来看压根就不算什么。”
姜余听着点点头,但是还是打定主意低调些,毕竟文承哥刚刚入职翰林院,自己虽然不能给他助力,但总不能给他添麻烦。
第二日,顾父和顾母就开始往庄子上搬。
如今八月天气,顾母想着还在去庄子上种些菜,等菜能吃了以后就往家里送,省的家里每天连菜也得去外面花钱买,这么一想她就一刻也待不住,只想往庄子上去。
姜余道:“爹娘,庄子上的东西我都提前让人准备好了,你们去庄子上就带些平时穿的衣服就行,另外让江良和马嫂子跟你们,在庄子上好歹有个照应。家里的事不用管,我会另外在请两个长工过来。”
顾母道:“马嫂子是你用惯的人,江良又每天早上得起来送文承去翰林院,我们两个这么一去,要是把他们二人带走了,你们又该怎么办?”
姜余道:“爹娘身体平安,我和文承哥才能安心,再说了家里这么多人都在呢,爹娘不用担心我们。”
和顾父顾母说了好大会的话,这才送他们过去。
庄子很大,这边是个小三进的院子,两边还各有一个小院子,尤其的宽敞。
姜余从庄子上离开的时候,还特意叮嘱了江朱和马嫂子,让他们两个在这边陪着二位老人,若是有什么事立刻回禀。
江良和马嫂子点头应是,看着姜余坐上马车离开。
…
上京城的卤肉卖的不错,但是让姜余没想到的饸烙面竟然会更加受欢迎。
自从在上京城开了饸烙面摊,姜余始终没有对饸烙面进行涨价,他还是之前那样的定价四文钱一碗饸烙面,走薄利多销的路子。
接过郭山递过来的账本,又听郭山说需要多加两个干活的小伙计,姜余看着短短十来天就赚了十多两银子的饸烙面铺子简直都惊呆了。
“怎么生意这样好?”
旁边的江朱笑着道:“不瞒东家说,刚开始我和郭山大哥也都被吓了一跳呢。后面我寻思着,都是东家选的地段好。咱们那地方紧挨着佣肆,对面就是一家镖局,那镖局每天人来人往的,人多的很,咱家的饸烙面味道香,价格还便宜,那群镖师和去佣肆做工人,闻着味就过来了。”
江朱是个十分伶俐的丫头,当初姜余看中她护主,就做主把她一家人连带着凝姐儿都买了下来。
后面江朱跟在禾姐儿身边一直在肥皂铺子里做工,如今来了上京城,姜余就把她先安排到了饸烙面摊那边帮忙,果然去了以后,她依旧干的十分不错。
姜余点头,“明天你和郭山就去官牙那边雇些人帮忙吧,要雇几个人你们自己看着办。”
江朱笑着行礼,“多谢东家。”
说着江朱就把自己手里抱着的东西放在姜余旁边的矮桌上,“这是东家前些天被勾破了个洞的衣裳,凝姐儿已经补好了,东家看看可还满意。”
姜余看见这补好的衣裳,就微微一愣,因为这衣裳上面完全没什么缝补的痕迹,简直就像是完全没有破过一样。
“这是凝姐儿做的?”姜余还真是惊讶了,“没想到凝姐儿深得马嫂子真传啊。”
江朱点头,“我在来之前凝姐儿还让我告诉东家,如今我娘跟着老夫人去了庄子上,家里有什么缝补的,东家只管就交给凝姐儿就行了。”
姜余点头,“这倒是个手艺活。”
说着姜余看向旁边的顾文华,“我听说咱们卤肉铺子对面那个绣庄最近在招学徒是不是?”
顾文华想了想,点头道:“对,是有这么个事。”
姜余点头,对江朱道:“凝姐儿既然有这种手艺,证明她在缝补上是有些天赋的,她如今年纪还小,家里这么多人的衣裳她也忙不过来,而且与其闭门造车,不如拜师学艺。江朱,你去把凝姐儿叫过来,问问她想不想去绣庄学两年手艺。”
江朱整个人都愣住了,凝姐儿能去学手艺自然是好事,她眼眶有些发热。
“好,我这就去叫她。”
江朱走到外院的房间里,就看见凝姐儿坐在房间里的榻上,对着烛灯缝衣裳。
凝姐儿今年九岁,长相秀丽端庄,和故去的夫人简直是一个模子刻出来的。
三年前她们一家连带着凝姐儿被舅老爷卖给了人牙子,当时恰逢遭水灾,人牙子带着她们一群人被困在了宁隆县,外面都是灾民,城里粮价上涨,人牙子不愿意在养活那么多人。
就把自己和凝姐儿,还有其他几个姑娘的脸洗干净拉到街上卖。
当时她心道不好,万一被卖的那些脏的臭的地方,真还不如直接死了干净,她做奴才的命贱,可是凝姐儿不一样。
所以,她跪在了东家面前,想着求东家可怜可怜她们,没想到东家心善,竟然把她们一家子都买了。
这几年,说实话江朱过得比之前还要自在。东家心善,对下人向来和善,还让她跟在禾小姐身边帮忙。
可是江朱还是担心凝姐儿,凝姐儿太小了,如今东家说让凝姐儿去绣庄学习缝补,这简直太好了。
凝姐儿看见江朱眼眶有些红,立马放下手里的针线,“小朱姐,你怎么了?”
江朱擦了擦眼泪,笑道,“东家夸你绣活做的不错。”
凝姐儿笑了笑,“东家喜欢就好。如今马嫂子去了庄子上,家里的绣活以后就由我接手做,我也能帮一帮东家忙。”
江朱握住凝姐儿的手,“刚刚东家说,娘去了庄子上陪老太太和老太爷,恐怕这几年就一直要待在庄子上了。家里人多,你年纪小做不来这么多绣活,但是你手巧,看着是个有本事的,就想着把你送去绣庄当学徒。”
凝姐儿整个愣住了,江朱聪明,从来不把凝姐儿当小孩就什么也不和她说。
再加上这些年经历的事,所以凝姐儿如今虽然年纪还小,但却是一个十分通透的姑娘。
喜欢本文可以上原创网支持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