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鹤枝道:“我得知他虽嫁高门,日子却不甚顺心,不禁也心生怜惜。所幸你是文官,否则我们许也得分于两地,实在是……”
“你啊,便是太多愁善感了。”方俞安抚的摸了摸乔鹤枝的头:“素日里你多朝将军府走动一二,互做宽慰吧。也不必本着攀交之心,若是不得平等对待,大可不用委屈为了家里往来,知道吗?”
乔鹤枝明白方俞的意思,他们家自进京开始,便是到了今日也是诸多官宦人家议论瞧不起的对象,方俞害怕他在外应酬结交受委屈,此番交待他怎能不知他的用心。
说起此事,他又想到一桩从尤镰那处得知的事情来,他看向方俞:“琼林宴之事我都知道了。”
“你又知道什么了?”
乔鹤枝道:“你这番韬光养晦,自愿败了名声,难则不是为了我吗?”
方俞微微叹了口气,这将军府的怎么什么都知道:“也不光是全然为你,枪打出头鸟,我见新科进士多已归了各个门下,眼下虽然一呼百应,多有人庇佑照料,瞧着是光芒万丈前途无量,殊不知利尽而散。咱们无所依傍保持中立之态也可混个安稳,虽然开头是不受待见难了一些。再者紧靠功名利禄而吸引来的,多是不值得交结之人,还得是天长日久,慢慢鉴别。”
乔鹤枝点头,方俞所言在理,就似他们才住到内城时,他备礼送邻里,但是这些人家瞧不上他们,倒是也自行甄别了不可同道相交之人,也免得将来不合之时再分道扬镳,劳心劳力。
日子晃晃悠悠的,方俞上朝下朝,每日三点一线的,眨眼便去了两个月的时间,翰林的政务上了手,地皮也踩熟了。
夏末初秋,天气慢慢凉爽了下来,老皇帝起了兴致来,给翰林院布置了个差事儿,今年要到皇家猎场中前去秋猎,让做好安排。清闲了几个月的翰林院,忽的又忙碌了起来。
第122章
秋猎定在秋高气爽的九月,此次皇帝出猎就在皇家猎场中,路程倒不甚远,只不过皇帝出门,难免方方面面都得齐备浩大。
虽说事情交到了翰林院,但是方俞并不是主事之人,此次要紧的负责人还是院里的一二把手,便是分派了些杂务给下头的人,但也落不到方俞的一个新人的头上来。
他每日老实的誊抄文书,编撰政事,翰林里的活儿尽数都上了手,做事效率提高了几倍,原是两天的政务,时下他半日就能做完。一反翰林的忙碌,他倒是日子过的挺是松快。
这日,他摸鱼誊抄完典籍,抬手让小太监续了杯茶水,见着坐在旁桌的乾侍读正在埋头磨秋猎的策划,显是没工夫搭理旁人,便低声问了小太监什么时辰了,刚到申时。
方俞谢退了小太监,还有半个时辰就能走,他吃盏茶,再翻看几页典籍,甚至还能偷摸把广而告之昨而交上来的广告词做一下点评修改,又能下班了。再看前头,孔编撰前前后后起码已经吃了四盏茶了,可见摸鱼的时间之久,还时不时的同前头身侧之人低声说今日好热云云。
待到外头太监报了时间,方俞拿捏着过了小半刻才起身收拾东西,再一举头,孔编撰早已经溜之大吉。
方俞也不是拿这老油条惯手作为榜样,但是好在是有个参照物嘛,他整理好东西,同一旁还在埋头苦干的大人拱了拱手:“乾侍读,小官便先行回了,您也注意着些身子。”
乾侍读好半天才抬起头扫了方俞一眼,双目中尽显疲惫之色,同方俞点头致意的功夫揉了揉干涩的眼,复又埋头继续政务了。
前儿方俞吃午饭的时候听同僚说院里几个主事的几乎加班加点的做到了六七点终,天色乌漆嘛黑的又得来上朝,想想便觉得辛劳,捻着手指头一算,他们的俸禄也不高多少。
方俞微微喟叹,翰林院也不好混啊。
皇家秋猎已经好些年没有举行过了,也不知今年老皇帝作何突然起了兴头要秋猎,上一回秋猎还是好多年以前,那时皇帝才登基没两年,年轻人惯是爱折腾,倒是每年都有秋猎,只是那时乾侍读尚且还未进翰林,这朝接到秋猎的一应事宜,还得前去同一些老大人做请教。
日日熬夜做策,当真是头昏脑涨,两眼昏花,便是如此也不得懈怠。
正值他随着外头将要下雨的闷热天气而愈加烦躁,眼睛干涩的几欲流水时,忽的桌上多了一杯热茶。
乾侍读举头,瞧见去而又回的方俞,面露惊疑。
“大人喝盏名目静心茶罢。”方俞道:“里头泡了枸杞子,百合菊花等几味药材,昔时科考读书内人常泡,天气炎热之时也可缓缓神。”
言罢,方俞未曾在多做打扰,同乾侍读做了个礼便退了出去。
乾侍读盯着茶盏中浅黄清凉的茶水,确一股百合菊花的芬芳,他端起茶盏,不热不冷,温度竟是刚刚好。浅酌一口,唇齿留香,倒是沁人心脾,对眼睛虽说不得立时见效,但确实可败下些火来。
比起院里光会嘴皮子功夫恭维的新老同僚,这一盏子茶无疑是要比一箩筐的马屁逢迎都来的实在。放下茶盏子,乾侍读不由得朝院外走远的身影多瞧一眼。
出了紫禁城,方俞坐着马车晃晃悠悠的出城去,今日是雪竹来接的他。
“林老大人今日休沐,早些时辰传了口信儿来,说是想请主君和正夫过去吃个晚饭。”
方俞靠在车壁上,悠悠道:“林老大人不愧是张夫子的表兄弟,形式做派竟是出奇的相似,自打入朝以后时时照料,见人便指着介绍,他便是不请过去用饭,待我休沐之时也该请林老喝盏酒。”
雪竹轻笑:“主君倒是与正夫说的相差无几,他也是这般说的。”
方俞厚着脸皮:“夫妻一体,这是自然。”
他到了宅子准备换下官服就直接过去,马儿都省得套了,待自己衣物换好之事,出门见着乔鹤枝已经在指着下人往马车上放礼品了。
瞧着三两个礼盒,方俞偏头道:“便是用个饭,捎带点林老喜爱的笋干儿便是,怎的还准备了这么多,是不是太生分了些?”
乔鹤枝轻瞥了方俞一眼,嗔怪道:“你这是上朝给忙傻了,林老虽说是请去用饭,可寻常怎还叫了我去。今儿是林老的四儿子头生子的满月酒,林老低调,只在家里摆几桌,没请多少人。”
方俞一拍脑袋,小心牵着乔鹤枝上了马车:“看我,当真是该打,得亏是有你操持警醒着,否则我这般空手过去可该失礼了。”
“这也不怨你,后宅之事自有我注意打点着,你日日得上朝,又时得照看手底下的生意一二,记不得也是常事。我也是先前常与林老府上的家眷来往才知道的。”
乔鹤枝抱过礼盒轻轻打开:“你瞧瞧,我准备这些可好?”
方俞瞧了瞧,礼盒中有一对如意铃铛银手镯,虽是银质的不如金子,但是好在手工精细,打磨圆润,小孩子肉乎乎的带着定然可爱。往下又有两套带着虎头小帽的红色娃娃小衣,另有个放了银票的红包。
京中流行给礼金,喜宴更是盛行,方俞也觉得此风俗好,主人家收到礼金可以直接用,想买什么便自买什么,比起收到不如意的礼品还方便高兴些。
“甚好。”礼算不得丰厚,但也不失礼数,眼瞧是精心准备过的。
依照他们方家的家业来说,自然是送的起贵重厚礼,但是人林老本就宴的低调,不过是想请亲朋好友简单喜乐聚一聚,若是送达太贵重,一来是有些虚张声势了,二者也会给林家压力。
两口子出了外城便很快就到了林府,林家宅邸很小,是个一进院儿,下头子孙又多。老两口儿有四个孩子,二子一个小哥儿,一个姑娘,小哥儿和姑娘都已经出了门子,便是两个儿子带着媳妇住,长子又有两个孩子,次子今下方才生子。
房间堪堪够用,虽是局促拥挤了些,但是好在热闹。且小子开了个书塾,这两年招的学生多起来了些,挣了些钱,正预备着要把宅邸翻修往外扩建,都已经同旁的民居商量好买卖了。
这当儿府上热热闹闹的,几乎都是林家的亲眷,方俞算是后生攀得有点远的亲,但所谓是远亲不如近邻嘛,常来常往的,倒是也甚讲究这些。
喜欢本文可以上原创网支持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