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九阙原本的耳洞早年间就长死了,后来得了闲暇,一时兴起才寻了人通开。
他还记得那段时间秦夏紧张得要命,每日都替他用烈酒清洗,说是叫做“消毒”。
自那以后,他的耳饰也多了起来。
只是这些年穿官服的时间远远多于家常打扮,能用上的时候不多,这会儿带出来的就更少。
他闻言看向镜中的自己,过了片刻,镜中身后又多了道人影。
秦夏把手伸进妆匣,取了另一对,搁在虞九阙的耳畔比划。
“我却觉得这对青玉的更漂亮。”
虞九阙浅笑着左看右看,最后道:“用青玉的这对吧。”
秦曦露出一副早知如此的表情,把自己手里的那对放回去,翘着嘴道:“只要爹爹发话,小爹从来不听我的,分明我才是哥儿,爹爹懂什么,他连衣裳料子都分不清呢。”
秦夏笑意悠哉。
“你这孩子,既嫌弃你爹爹我的眼光,却不想想这些首饰都是谁送给你小爹的?”
秦曦忽而反应过来,意识到这一点,觉得自己输大了。
罢了罢了,谁让他两个爹爹成亲十几年,还成日里蜜里调油看得人眼睛痛,他作为这两个人的孩儿,早该习惯。
也正因如此,入宫从来不是他喜欢的选择。
秦曦见两个爹爹选完耳饰又开始选花胜,只觉得这里已经没自己的什么事,果断回自己屋里打扮去了。
留下的丫鬟秋露也替虞九阙整理好了发髻,从匣子里拿出画眉墨来,预备画眉之用。
只是还没上手,就被秦夏伸手接过。
“有阵子没替你画眉了。”
机会难得,他竟有几分手痒。
听秦夏这么一说,虞九阙挥手让秋露退到一旁,他侧了侧身,微微扬起了面。
很快就感觉到一抹凉意,落在自己的眉眼之间。
许久没画过,秦夏确实有些手生,但好在他手稳,放慢速度之后,并没出什么差错。
结束之后,他反复端详,只觉得十分满意。
虞九阙素来不喜浓妆,至多画个眉毛就结束了。
这边收工,又等两刻,秦曦才像个小花蝴蝶一样,再次飞到他们面前。
头顶花朵含露,花胜翩跹招摇。
他无疑从两个爹爹得来了一副好样貌,而秦曦和虞九阙今年也不过是三十过半,未及不惑的岁数,又因保养得当,看着还能更年轻几岁,说是刚及而立也有人信。
这样的一家三口,并排走在街头,姿容不俗,贵气逼人,引得不少人频频看来。
但有的人只是单纯的好奇,有的人未免就是不怀好意。
在把第三个眼珠子落在秦曦身上,半天拔不下来的登徒子冷眼瞪跑以后,秦夏果断带着夫郎和孩子,拐进了早前就订了座的,广陵城最负盛名的一家酒楼。
第132章 番外二:多年后(下)
南地花朝, 有食花馔,做花糕的习俗。
反映在酒楼的菜单上,便有了现成的花神宴。
只是这花神宴为了和十二花神相对应, 是能做出十二道菜的大席面。
秦夏不顾店小二的委婉劝阻, 虽只有三人, 却也坚持点了一桌。
上来后发现, 实际并非所有的菜都以鲜花入馔。
但这间酒楼能够闻名, 也的确有它的道理。
实打实的十二道菜中,正月对应梅花,盘子里乃是一道梅花肉, 二月对应杏花, 目之所及, 是花朵模具做出来的杏仁豆腐。
三月桃花, 上的是凤尾桃花虾,四月牡丹,做的是清蒸牡丹鱼,五月石榴花,攒的是五色石榴包……
南地的菜量本就比北地要少, 虞九阙加上长大的秦曦,两个哥儿的饭量又能顶好几个汉子。
这么一看,十二道菜反而是刚刚好。
秦曦这些年跟着秦夏学厨艺、学经营, 现在只要是外出用饭, 就和秦夏一样会犯“职业病”。
两人看过这一桌“花神宴”, 就本能地开始思索,如果以“花朝”为题, 由和光楼来筹备一桌席面,他们会如何做。
眼看他俩说得兴起, 连菜都顾不上吃了,虞九阙不由替他们各自盛了一碗荷叶莲蓬汤。
这道汤是用面配模子印出荷叶、莲蓬的形状,同时面里掺荷叶汁水,碧绿可人,盛在剔透薄胎的温润瓷碗里。
汤是甜汤,还加了莲子和银耳,那些个荷叶莲蓬的,吃起来隐有荷叶清香,嚼起来就和疙瘩汤里的面疙瘩分别不大了。
比起味道,更胜在形式。
一餐用罢,喊人上来结账,目之所及全是空荡荡的碗盘,险些惊掉小二的下巴。
他左看右看,顺手收了银子和赏钱,都出了门了还忍不住回头。
秦曦一边起身准备走,一边咯咯直乐。
“这人一定觉得,咱们八成在屋里藏人了。”
虞九阙轻拍他一把。
“藏人这词可不能乱用。”
说完替小哥儿理平了有些皱褶的衣袖,转首问秦夏接下来去哪。
说起江南,就少不得画舫游船。
入夜之后,河上灯火连绵,曲音悠扬,船头于水面上划出道道波纹,散出粼粼碎光。
抱着琵琶,打扮单薄的歌伎们坐在船头,唱着词人新谱的小调。
软语呢喃,醉人心肠。
当地的画舫,大都是烟柳之地用来待客的,也有不少专供文人雅集。
但无论是哪一种,以三人来论都有些太大了。
秦夏早已提前安排下去,单寻了一艘中等大小的游船,让人在上面布置了坐具茶案,红泥火炉,拎上去一盒子上船前买的点心。
印象中南地的点心都是小巧可人的,可先前他们一进点心铺子,就被
其中一个,远比四个蒸小笼包的笼屉拼在一起还要大的“蜂糖糕”给吸引了。
蜂糖糕是广陵特色,和秦夏过去在家做过的“蜂糕”并不太相同。
蜂糕也要发面,用蜂蜜,却要用筛过好几次的细细的面粉,加上荤油,旁的一概果仁等等都不加,吃这种糕,要的就是香甜软润,入口即化。
买来携上船,解开外面包裹的油纸,夜游河上,将蜂糖糕切成小块,配茶慢品浅酌,遥远的河面上丝竹管弦起伏不断。
仰头可见夜幕深沉,星子繁繁。
江南之行,自此开篇。
在这之后月余的时间内,他们徜徉在周遭各府县。
见过了春花与春水,尝过了嫩笋与鲜鱼。
终于在入夏之前包下航船,转行水路,经河入海,继续前行。
——
大雍比起前朝,相对重视海防,沿海地区渐少倭患,近来几年,更有海外通商逐步兴起。
就连那些胡商,现在都会零星的会绕道来海边采买货物。
比起各类吃不明白的干货,在他们那里更加受欢迎的是贝壳、珍珠等可以充当装饰物的东西。
物以稀为贵,像是珍珠,单是贩卖到内陆就已价值不菲,运至关外更是一本万利。
来自各处的走商足够多,东海畔的小镇上,也因此产生了专门供外来人歇脚居住的客舍。
客舍大多是当地住户用自己空闲的房屋改建的,多交点钱还能让房东送来一天三餐,不少人家以此为业,凭此补贴休渔期间的家用。
秦夏他们喜欢清静,选了处独门独户,灶房内里东西齐全的院子,带着不多的行李住了进去。
“爹爹、小爹,你们看这里的房顶,好似用的不是茅草。”
秦曦仰面看着这里与内陆样式不同的小房子,指给秦夏和虞九阙看。
海边多极端气候,房屋的建造材料也与其它地区不同。
譬如盖房垒墙多用石料,如此遇见台风天气,不易被狂风摧毁。
房顶则用一种海里特有的海草苫盖,可以防潮防霉。
虞九阙过去来过海边,听当地官员介绍过一二,这会儿翻出记忆中的那些说法,讲给相公和孩子听。
他们围着院子和屋子看了一圈,注意到这里街巷中还有许多狸奴,以各家打捞上来后不要的鱼虾贝为食,不少目闪精光,皮毛油亮水滑。
上一篇:重生在死后十年
下一篇:我真没在兽综撸毛茸茸
喜欢本文可以上原创网支持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