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空悄悄对陈原礼说:“能不能想办法看看黎章氏的房间?”
陈原礼想了想,“这简单。看我的。”
陈原礼让黎家的人都集中在了堂屋里,让之前看门的两个汉子守在门前。他则带着司空从灶房的后面绕到了后院。
大白天,况且他们心知肚明黎家的人都在堂屋里呆着。但司空和陈原礼还是小心翼翼的,有一种做贼似的鬼祟感。
司空自己分析了一下,他大概是因为闯进了别人的私人领地,而陈原礼则是因为要时刻提防不知从何处而来的危险。
他这种谨慎到了骨子里的习惯,不像是一个普通的衙役。司空越发怀疑他的身份。包括他在凤随的办公室里看到过的那几个人,恐怕都是凤随的私人班底,凤家军的精锐,而非大理寺的下属。
司空留意他落脚的轻重,暗想这也是个不好对付的厉害角色。
后院要比前院略小一些,正屋住着黎章氏,两侧耳房住着槐婆婆和黎章氏的两个孙女。对面是一排三间倒座房,都挂着锁。司空从窗缝里看了两眼,似乎堆放着一些不用的旧家具一类的东西。
房间应该好久没人开过,从门缝里看进去,可以看到地面上厚厚的尘土。
作为一家之主,黎章氏的生活水准要比前院的夫妻俩好一些。房屋宽敞,门窗都很新,不大的院落也打理的井井有条,还种了不少花花草草。
院角种了两株柿树,那口要了小刘氏性命的水井就在柿树下,井口盖着厚重的木盖,看来会有很长一段时间,黎家的人都不会再用这口井了。
陈原礼跟着司空走上台阶,轻手轻脚地推开了黎章氏的房门。
房门一推开,司空就闻到了一种仿佛是寺庙里香灰的味道,香味儿要比佛香淡一些,但不知里面添加了什么成分,略微有些呛人。
黎章氏的房间就是一个上了年岁的妇人还有的样子,整洁、简朴、家具都显得厚重,又带了些许陈旧的味道。被褥、床帐也都是素净的颜色,叠放得整整齐齐。
屋角立着一架竹制的四扇屏风,上面绣着四君子,绣工也是普普通通。通常这样的屏风后面都摆放着洗漱用的东西。
但司空一转头就看见门边立着的盆架,上面摆着一个崭新的红漆木盆,架子上还搭着两块布巾——盆架立在门边,屏风后面显然不是用来洗漱的地方。
司空绕到了竹屏后,却见那里立着一张高几,上面供着佛龛,佛龛前面还摆着香烛瓜果等供品。而佛龛里供奉的,则是一尊司空从未见过的佛像。
佛像的外形仿佛是一位威风凛凛的武将,浓眉立目,颌下还留着一把浓密的胡须。他身上披着铠甲,一手持长刀,另一只手中奉着火焰状的法器。
司空见到了佛像手中的火焰,脑海中自然而然的想到了与火有关的一些宗教信仰。
比如唐宋时期,在民间流传极广的拜火教。
司空对这时代的宗教信仰情况了解不深,只知道与外国通商的缘故,伊斯兰教、犹太教在大宋境内都有自己的信徒。还有祆教、摩尼教之流,晚唐时曾先后被禁,但后来又转入地下,或与其他宗教结合,在民间秘密流传。
安史之乱时,安禄山就曾打过“光明神”这样的旗号来号召民众。《水浒传》中曾提到的方腊,也与祆教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祆教也称火祆教、拜火教,主张善恶二元论。主张火、光明、生是善,黑暗、恶浊、毁灭是恶,行善则死后上天堂,反之则会下地狱。
就司空个人而言,他是无法认同这样的教义的。
他们将世界描绘得非黑即白,信仰光明神的都是自己的兄弟姐妹,不信的都是被恶魔蛊惑的人。这样的划分必然会引起教徒对非教徒的敌视。当这种敌视上升到一定的程度,引发矛盾冲突几乎是必然的——因为要创建光明的世界,必须要消灭黑暗。
这些都是司空在见到了佛像手中的火焰时想到的事。他有些怀疑这尊佛像也与拜火教有关。
但佛龛中供奉的到底是什么神,司空就不知道了。
司空转头去看陈原礼,却见他也正注视着佛龛里的佛像,眼神颇为奇异。
“你见过?”
陈原礼笑了笑没有说话。
司空就感觉他应该是知道的。或许这只是很普通的现象,是这个时代的人都会了解的常识性东西。他会觉得古怪,会觉得不适,是因为他从根本上就不认可这个时代的宗教信仰。
司空从竹屏后面走了出来,走了两步,又退了回去,从香炉里捏了一把香灰包进手帕里。
他是从小在寺庙里长大的人,对佛香的熟悉程度远远超过了普通人。黎章氏房间里的香味不同于普通的佛香,这让他心中有些生疑。
他打算回去问问别人,是不同的宗教信仰会有不同的供奉方式,还是这个佛香,真的有什么不同寻常之处。
陈原礼手脚很轻地打开黎章氏的妆盒,里面放着几支发钗和梳子,都是很寻常的东西。也不知黎章氏另有存放私房的地方,还是她平时就是这般简朴。
窗边的几个衣箱陈原礼也都一一打开看过,里面装着四季衣物和不用的被褥。看上去也都普普通通。
陈原礼就小声嘀咕一句,“他们家铺子生意还是不错的,怎么老太太连个值钱的衣裳首饰都没有?”
“或许是因为拜佛的人都比较清心寡欲吧。”司空半真半假的解释,“没有物质上的那种世俗的欲望。”
陈原礼一乐,又把衣箱盖好,恢复原样。
陈原礼带着司空回到前院,又请了黎章氏和槐婆婆来说话,问她们平时出门都去哪里,会不会参加庙会,或者去哪里拜佛。
司空小时候就是在城郊岁寒山的孤云寺长大的,对于山上各家寺庙庵堂还是非常熟悉的,但想来想去也没想起黎章氏说的青水庵在什么地方,直到后来反应过来她们俩说的是一个名叫顾桥镇的地方。
司空没有听说过这个地方。听她们的描述,这地方应该比岁寒山还要远一些。据说许多与黎章氏年岁相当的妇人都拜青水庵的菩萨,她们也会在特定的日子里,结伴一起出城去朝拜。
果然有宗教信仰的人就是不一样。司空觉得她们说起青水庵和拜菩萨的时候,眼神都不一样了。约莫是为了让自己说的话更有可信度,她们还拿其他人来举例子,这里头还有几个是司空认识的人。
比如那个丢了孩子的杜氏前来投奔的亲戚,开木器店的东家娘子。
再比如前街开米粮铺的钟家的老太太。
司空盘算了一下,感觉这些拜佛的人都是家中小有盈余,又都上了岁数的老太太。也不知有没有人去过他们家。顾婆子有一个丈夫留给她的铺子,她就是靠出租铺子收取租金过活,也算是个经济上较为宽裕的人。
司空决定回家之后好好劝劝顾婆子,万一有人来跟她传什么教,可别轻而易举的就去相信了。
他总觉得这些信奉光明神也好,火神也好的宗教团体,都不大对劲。
陈原礼之前提醒过的,不能够外传的话,也是指这一部分吧。
司空想到晚唐末年朝廷对这些宗教团体的打压,忽然间一个激灵,觉得他有些猜到陈原礼说的不能外传,以及凤随要派人看守住黎家的用意了。
司空惊愕了一霎,便迅速冷静下来。
他想,不管自己想到了什么,他都得摆正自己的位置。凤随和他的小团体要做什么,朝廷要做什么,其实是与他这个小老百姓无关的。
他只是一个衙门里借调过来的,熟悉案情的小捕快。别人交给他的任务,也只是查明小刘氏的死因是否还有别的隐情。
除此之外,一切与他无关。
--------------------
作者有话要说:
司空估计在猜,说不定是邪教犯案~~
第8章 香灰
从黎家出来,陈原礼要回大理寺找凤随复命,司空则直接去了柳树村。
陈原礼点了一名叫徐严的侍卫跟着他一起去。
徐严就是之前帮着他们牵马的那个汉子,他长得比陈原礼略矮一些,但是肩膀宽阔,人长得很壮实。
喜欢本文可以上原创网支持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