狱卒想也不想地答:“抱元子啊。听说是什么清都山的大仙,玄天观的人见了他都不敢不服。看来你很快就能出狱了啊,云大人。”
青年闭上了眼,松开手退后,有些颓唐地坐地抱膝。
哥哥呀哥哥,如此贸然介入俗世,究竟是有损谁的功德,谁的修行?
世外的衣轻飏的将茶盏扣下。
杯盏相撞,瓷器发出清脆的声响。衣轻飏垂下眼帘,心中思索:自己入的是仇境,之前那声音说要消解仇恨,方可通天。那他究竟跟谁,跟什么有仇?才让那声音说「诸多心魔,便生于此不堪之中」。
稍微一想,衣轻飏心底便隐隐有了那个答案。
可那份仇恨,却是无论如何,也不可消解的。
作者有话说:
注:“断以大义,稍割爱情”一句出自包拯谏宋仁宗。
感谢投出地雷的小天使:瑜 1个;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可悠儿 40瓶;小东、孤独不在荒野 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105章 人间客|五
道士将竹帘挑起一半, 对面也是酒楼,太学生的代表和御史台的官员聚在一起, 正给因一封奏章而名动京师的云御史接风洗尘。
透过晃动的酒盏, 隐隐绰绰的人影,他瞥见了那个自己养大的青年。青年在人群里待人接物游刃有余,一个多月的牢狱之灾让他身形消瘦许多, 却也增添了更多稳重、沉静的气质。
——阿一的确长大了。又一次, 长大了。
说是自己养大的,其实也不尽然。
十几岁时便狠心将小孩送去私塾, 又过几年, 旁观他千里迢迢求学。落雪时那身形单薄的少年躲在道观歇脚,枕着书箱入眠, 一个人孤孤单单,有时半夜火盆熄了,道士才会悄无声息出现,替他挑明炭火。
抱元子将竹帘放下,留出的空隙足以让他瞥清对面情形, 又不至于被对面的人发现。
人群中微微一笑的青衫官员将外放岭南做官。这是理所当然的事。皇帝饶了他的性命,可年轻御史的前程早就注定, 至少在本朝本任皇帝之下, 再无翻身之日。
对抱元子来讲, 做国师实是件不足道哉的事。毕竟,他前一世便有担任过国师的经验。眼下这国师只是挂名职位, 他仍可来去自由, 只要皇帝传召时他能及时出现就可。
清都山上的师父常年闭关, 对他担任国师的态度无可无不可。玄天观的人也有不满的, 但也只是少数——他有实力让那些前世的同门, 在他面前将嘴闭得紧紧的。
倒是师弟笑红尘极为反对,前几日还来信吵了一顿。不过,当然是单方面的吵架。
他常年不理门内事务,这些事务也有更合适的人来处理。比起清都山弟子的身份,他更像一个散修,多年来游历于门派之外,行踪琢磨不透。
师弟笑红尘就是他在游历途中捡到的。或许是出于这样的印象,叫师弟并不愿意他牵扯旁人因果。
当年逐渐放养阿一时,笑红尘便对此举双手双脚赞同。
而笑红尘的那些话,对抱元子来说并不陌生。
这是他被贬下凡的第二世。在他还是三清境的神君玄微时,座下弟子、裨将中便有不少人劝过。
其中便有还未下凡的染霄子的前世。
其实别说他们,玄微自己有时都没弄懂,修行十几万年以来,他也自认道心不浅,为何执着于这一个凡人小孩身上——难道天底下需要神仙来救的人还不够多吗?
或许是道心愈深,他愈发现这样一个事实:神垂眸众生,可神并不救人。
神的职责只是奉行天道,维持天地运行、人间衍化的规则。正如阴阳、刚柔、轻重、男女之事,道无时不在,无处不有,神的职责只是叫万事万物行于此道之中而已。
凡人的悲苦该如何救?垂眸众生的神仙告诉他们:你们要修功德,你们要渡自己,你们要得道。
所以古今多少凡人,无不向往得道成仙。
成仙似乎便能脱离五行之外,游离规则之上,无拘无束,自由自在。可事实是否真的如此?
若是如此,那玄微便不必触怒于天尊,也不必下凡来寻什么道了。
神仙与凡人最大的区别,是他们不仅仅要遵守道,还要将自己也修成道的化身,成为道在天地间的发声者、代表人。
而玄微执意反天道而行之,因此成了不合格的发声者、代表人。
玄微也曾是天尊最器重的弟子,天道最偏爱的天尊未来的继任者。可阿一——那个小小的凡人孩子,也就像那一颗极小极小的石子,不慎掺进了玄微的心海。
那心海流淌过十几万年,也曾有巨石挡道、泥沙入海,可在一日复一日的苦修之中,终被奔腾不息的汪洋化解,消融于烟波浩渺之中。
只那一颗石子,碾过他心海之上,冲蚀不尽,消磨不了。
或许,那孩子已成了他心中关于道的矛盾的象征。那是他埋于心底已久,经那孩子的事才浮出水面的不解——既然道无时不在,为何还需要神仙来维护?既然道无处不有,为何还需要一位执行者、发声人?
更让他动摇的,是那一次转世为女子的阿一在紫虚观前问道:他的道是否便是天道?
道无时不在,无处不有。可道是否便是天道?道是否仅仅就是天道?
如果是,那为什么天道不容那一个小小的孩子,而他的道心却叫嚣着要那个孩子活?
而有时,那孩子在他心里,并非什么符号或象征,又仅仅是那孩子本身。
那样一个脆弱的小孩,在他眼皮子底下慢慢长大,柳枝抽芽一般,得宝贝似的护着,才能渐渐长成和自己一般身高的大人。他知晓他的品性,共情着他的人生。仅仅是出于感情,他也无法忍受这孩子再次在自己眼前死亡。
何况,这感情并不简单。
师徒,同门,伙伴……人的一生,无数交叉的感情关系之中,他发现,阿一在他心中,早站在一个截然不同于前面所有关系的位置。
那位置他一直没找到词来形容,也不是那么在意。
直到下凡为人后,少年的阿一将青涩的吻珍惜地捧到他面前,这位曾经的神君似乎才有了凡心,为之怦然心动。
……
青瓷杯里斟满浅黄的茶汤,抱元子单手支颐,望向竹帘之外,有些出神地转动手中茶杯。碧绿的叶片在杯中沉沉浮浮,一如楼下三两行人,在这红尘里沉浮半生,作客一遭。
青瓷杯忽然扣下,杯底与茶托发出清脆的声响。
道士深深望向对面酒楼之下,刚走出马车的「少年」。
那「少年」一袭青衣,青丝由白发带捆起,翩翩玉树之姿,由兄长陪同着,与店小二说了几句便上楼去。
“舟遥兄舟遥兄!大事不好!”郑允珏举着折扇,三步并两步从楼梯口冲来,附耳道,“那柳公子又带着柳小……呃,反正他们又来啦!”
话音刚落,未等云舟遥有何反应,那头柳家「兄弟」便走过来与他们问好了。
由兄长引荐着,青衣「少年」浅浅一笑,姿态落落大方,拱手道:“又见过云御史了。”
大柳公子则借口喝酒,不由分说拉着郑允珏便走,在窗边落座。
郑允珏只好一面和他应酬,一面偷偷关注着那边的舟遥兄和「少年」。大柳公子似是注意到他视线,又斟酒一杯来敬:“允珏兄看那边舍妹与舟遥兄,可否称得上郎才女貌一双?”
郑允珏纳罕地瞥他一眼:“怪哉,你这个做兄长的,怎还急着把妹妹送出去?”
大柳公子苦笑一声,独自将那杯酒饮尽:“女大不中留啊。”
那双外人看来「郎才女貌」的二人,最初的相遇,是在城外的玄微观前。云舟遥当街卖画,柳家小姐在车中识得丹青,颇觉欣赏,不由抬帘来观。车马辚辚的道观前,垂眸作画的少年侧颜美极,便是女子见了也自相形秽。
第二次再见,是在那年会试放榜以后。
那篇《试论阴阳食日赋》在京中一时声名大噪,闺中少女亦爱文章,听闻那云舟遥将作客游园宴,便也央兄长将男装后的她带入。于是她才发现,云舟遥原是那日观前卖画的少年。惊诧之际,连原本想来讨教一二的目的都忘了。
喜欢本文可以上原创网支持作者!